小麦F2:3家系抗旱相关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3
作者
张瑞霞
王静华
刘桂茹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 F2:3家系; 抗旱相关性状; 遗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下种植以敏感型品种偃展2号和抗旱型品种石4185为亲本构建的402个F2:3家系群体。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环境条件下,应用该群体研究了株高、穗长、穗茎节长、旗叶长、旗叶宽、小穗数、单株穗数、单株穗粒数、单株穗粒重9个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两种环境条件下,F2:3家系各性状分离明显,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QTL作图群体。但F2:3家系内各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株穗数、单株穗粒数、单株穗粒重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差异较大,表明受环境条件影响大。株高、穗长、穗茎节长在正常灌溉和干旱胁迫两种条件下差异较小,表明受环境条件影响小。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麦产量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定位.[D].李斯深.山东农业大学.2002, 02
[2]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J].
海燕 ;
何宁 ;
康明辉 ;
张丹 ;
赵永英 ;
黄冰艳 ;
王白霞 .
中国农学通报, 2008, (06) :168-171
[3]   冬小麦不同组合F1代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J].
赵永厚 .
吉林农业科学, 2007, (04) :12-16
[4]   冬小麦F2代主要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J].
韩新年 ;
桑伟 ;
穆培源 ;
徐红军 ;
于芳详 ;
王亮 .
新疆农业科学, 2007, (03) :280-283
[5]   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J].
许永财 ;
相吉山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2) :4-9
[6]   小麦主要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遗传分析 [J].
阮仁武 ;
傅大雄 ;
戴秀梅 ;
不详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02) :141-145
[7]   高产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 [J].
蒲定福 ;
周强 ;
庞启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1, (01) :88-91
[8]   春小麦杂种后代株高及穗下各节间遗传特性的研究 [J].
周晓震 ;
王世恩 ;
于世选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8, (04) :1-4
[9]   小麦叶型遗传的初步研究 [J].
任正隆 .
遗传, 1979, (05) :20-24
[10]  
小麦株高与产量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D].杨文利.河北农业大学.2002,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