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复合生物技术育种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母秋华,于树清,李淑霞,杜娟,林振江,田立国,张新生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室
关键词
玉米,复合生物技术,突变体,配合力,杂种优势;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4.04.001
中图分类号
S513.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玉米花药培养、幼胚培养、化学药剂诱导孤雌生殖等复合生物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显著地提高了玉米组织培养和纯系的育成效率,从获得的135个纯系中筛选出14个有价值的突变系;30个高配合力系;配制出比对照增产10%~70%的组合85个,通过第二轮的花药培养和幼胚培养,分别获得了早熟、双穗、含糖量和含蛋白质高、配合力好的纯系V花91B,及抗倒、抗病的纯系e502GS等。经多次产量比较和两年的吉林省区域试验证明,V花91B×Mo17是一个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抗寒性强的高产中早熟种,充分显示出玉米复合生物技术育种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巨大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玉米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J].
蔡起贵 ;
郭仲琛 ;
钱迎倩 ;
姜荣锡 ;
周云罗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7, (05) :453-458+568
[2]   提高玉米花粉植株诱导频率的研究 [J].
母秋华 ;
杨振棠 ;
陈泽光 .
遗传, 1981, (04) :25-28
[3]   玉米花粉植株后代H2减数分裂的染色体行为(英文) [J].
丁玉澄 ;
谷明光 ;
郭丽娟 ;
袁本亮 ;
黄娇香 .
遗传学报, 1979, (02) :159-165+237
[4]  
玉米遗传与玉米基因突变性状彩图.[M].宋同明编著;.科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