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探讨

被引:15
作者
高建平
陈长勋
机构
[1]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关键词
中药; 药性; 传统理论; 现代研究;
D O I
10.16306/j.1008-861x.2007.06.018
中图分类号
R285.1 [中药药性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中药"四性"传统理解和现代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中药"四性"的科学内涵,并提出中药四性研究的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中药药理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陈长勋, 2006
[12]  
中药药理学[M].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沈映君主编, 1997
[13]   寒证热证时中枢、内脏、尿内儿茶酚胺及5-羟色胺的变化 [J].
梁月华 ;
李薪萍 ;
任红 .
中医杂志, 1991, (12) :38-40
[14]   寒凉和温热药复方及知母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与机制探讨 [J].
梁月华 ;
王传社 ;
章云津 .
中药通报, 1988, (11) :48-50+64
[15]   虚热附视频 [J].
严守正 .
福建中医药, 1963, (02)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