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快速渗滤系统中硝化菌群脱氮作用解析

被引:15
作者
马鸣超 [1 ]
姜昕 [1 ]
李俊 [2 ]
何江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人工快渗系统; 硝化菌群; 16S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16S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CRI)中硝化菌群(氨氧化菌和亚硝酸氧化菌)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用机械破壁、酚氯仿抽提和巢式PCR的方法处理样品,为后续的DGGE提供了理想的模板;DGGE图谱显示,氨氧化菌种群随着滤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多后减少,在20~60cm存在10种左右,多样性最丰富,是亚硝化作用的主要区域;亚硝酸氧化菌的多样性则相对贫瘠,主要分布在50cm及更深的范围,优势种群3~4种,是硝化作用的主要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350 / 3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人工快速渗滤系统氨氮去除机理
    王禄
    喻志平
    赵智杰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4) : 500 - 504
  • [2] 污水快速渗滤土地处理研究进展
    郭伟
    李培军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4, (08) : 1 - 7
  • [3] 在PCR-DGGE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中应用GC发卡结构的效应
    罗海峰
    齐鸿雁
    薛凯
    王晓谊
    王川
    张洪勋
    [J]. 生态学报, 2003, (10) : 2170 - 2175
  • [4] 人工构建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的试验
    何江涛
    钟佐燊
    汤鸣皋
    陈鸿汉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3) : 48 - 52
  • [5] 生活污水快速渗滤处理现场试验研究
    吴永锋,钟佐燊,王继堂,曹文炳,刘恕直
    [J]. 环境科学学报, 1996, (03) : 282 -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