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卫星标记评估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59
作者
应杰政 [1 ]
施勇烽 [2 ]
庄杰云 [2 ]
薛庆中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2] 中国水稻研究所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国家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为正确评估中国水稻(Oryza sativa L.)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位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已筛选的24个微卫星(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标记组合(每条染色体2个),分析63个主栽常规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亲本(2002年推广面积达6.67×104ha(100万亩))的遗传变异。【结果】共检测到135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标记5.6个;多态性频率(frequency of polymorphisms,FP)变动范围为0.486~0.840,平均0.682。水稻恢复系比保持系/不育系遗传差异大;与常规籼稻品种相比,常规粳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聚类分析表明,中国籼稻品种主要来自华南稻区和长江流域稻区,粳稻品种则分布于北方稻区和太湖流域(江苏和浙江省),表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布特点。【结论】作者认为,应用微卫星标记所作的中国水稻品种聚类分析与传统系谱分析趋势一致,结果更为精确。
引用
收藏
页码:649 / 6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鉴定水稻品种的微卫星标记筛选 [J].
施勇烽 ;
应杰政 ;
王磊 ;
朱智伟 ;
庄杰云 .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03) :195-201
[2]   中国水稻品种推广趋向分析 [J].
杨仕华 ;
程本义 ;
沈伟峰 .
杂交水稻, 2005, (03) :6-8+13
[3]   应用SSR和ISSR标记分析栽培香稻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J].
王金花 ;
罗文永 ;
陈建伟 ;
刘元风 ;
吴秋花 ;
李晓方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01) :37-42
[4]   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的DNA多态性研究 [J].
刘殊 ;
程慧 ;
王飞 ;
朱英国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1) :2-6
[5]   用微卫星DNA标记对我国杂交水稻主要恢复系遗传差异的检测分析 [J].
段世华 ;
毛加宁 ;
朱英国 .
遗传学报, 2002, (03) :250-254
[6]   用微卫星DNA标记检测中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遗传差异 [J].
李云海 ;
肖晗 ;
张春庆 ;
胡国成 ;
于永红 ;
贾继增 ;
孙宗修 .
植物学报, 1999, (10) :38-43
[7]   籼型杂交水稻三系不育系选育 [J].
周坤炉 .
杂交水稻, 1994, (Z1) :22-26
[8]   提取水稻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J].
卢扬江 ;
郑康乐 .
中国水稻科学, 1992, (01) :47-48
[9]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of Japanese sake-brewing rice as revealed by AFLP and nuclear and chloroplast SSR markers [J].
Hashimoto, Z ;
Mori, N ;
Kawamura, M ;
Ishii, T ;
Yoshida, S ;
Ikegami, M ;
Takumi, S ;
Nakamura, C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4, 109 (08) :1586-1596
[10]  
Genetic analysis of Indian aromatic and quality rice ( Oryza sativa L.) germplasm using panels of fluorescently-labeled microsatellite markers[J] . Sunita Jain,Rajinder K. Jain,Susan R. McCouch.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200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