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所47及其亲本苗期根和叶基因差异表达研究

被引:3
作者
邢朝柱
赵云雷
喻树迅
张献龙
郭立平
苗成朵
不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2] 华中农业大学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安阳
[4] 武汉
[5] 安阳
关键词
中棉所47; 根; 叶; 差异显示技术;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国审高优势杂交棉中棉所47及其亲本苗期的根尖和顶尖叶为研究材料,采用差异显示技术(DDRT-PCR)分析了苗期杂种与亲本的根、叶基因表达差异,并结合中棉所47及其亲本的产量性状,分析了苗期基因表达差异与产量性状优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苗期根和叶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带分别占总统计带数的38.8%和65.2%,叶基因表达有差异的带比根丰富得多,说明一些对杂种优势起作用的基因可能在叶中开始表达;(2)杂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分为4种类型:I.双亲共沉默型;II.单亲表达沉默型;III.杂种特异表达型;IV.单亲表达一致型。在根中,这4种比例分别为6.5%、10.6%、6.5%和15.2%;在叶中,这4种类型比例分别为4.4%、17.9%、15.1%和27.8%,两器官基因差异表达的类型比例趋势基本一致,单亲表达一致型所占比例最高,说明苗期这种表达类型可能对杂种优势的形成起主要作用;(3)进一步分析中棉所47的产量构成因素,单株铃数增加是杂种高产主要原因,进一步表明,苗期单亲基因表达一致型可能对杂交种后期单株成铃数的增加有较大的贡献。上述结果表明,苗期基因表达差异与杂种优势的形成存在着密切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75 / 128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杂交种及其亲本拔节期根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J].
王章奎 ;
倪中福 ;
孟凡荣 ;
吴利民 ;
谢晓东 ;
孙其信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5) :473-479
[2]   小麦杂交种与亲本发育早期种子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J].
谢晓东 ;
倪中福 ;
孟凡荣 ;
吴利民 ;
王章奎 ;
孙其信 .
遗传学报, 2003, (03) :260-266
[3]   玉米杂种与亲本穗分化期功能叶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英文) [J].
田曾元 ;
戴景瑞 .
遗传学报, 2003, (02) :154-162
[4]   小麦杂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吴利民 ;
倪中福 ;
王章奎 ;
林展 ;
孙其信 .
遗传学报, 2001, (03) :256-266
[5]   普通小麦不同优势杂交种及其亲本之间基因表达差异比较研究 [J].
倪中福 ;
孙其信 ;
吴利民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8
[6]   玉米杂种一代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J].
程宁辉 ;
杨金水 ;
高燕萍 ;
徐明良 ;
钱旻 ;
葛扣麟 .
科学通报, 1996, (05) :451-454
[7]   根组织特异性基因研究进展 [J].
丁月云,马诚 .
生物工程进展, 1994, (03) :20-23
[8]  
基因差异表达与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理[A]. 孙其信,倪中福,吴利民,孟凡荣,王章奎,林展.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9]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J.萨姆布鲁克(J.Sambrook)等著, 1992
[10]   Relationships of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in leaves with heterosis and heterozygosity in a rice diallel cross [J].
Xiong, LZ ;
Yang, GP ;
Xu, CG ;
Zhang, QF ;
Maroof, MAS .
MOLECULAR BREEDING, 1998, 4 (02) :12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