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取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为一组亲本 ,3个为另一组亲本 ,配制了正反交 18个杂交组合 ,以授粉后 6d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为材料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RT PCR)研究了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与其亲本自交种子基因的表达差异 ,并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为降低DDRT PCR技术假阳性的不利影响 ,对每个引物组合均作了两次PCR扩增 ,在处理数据时 ,仅统计能重复出现的条带。结果发现 :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有 8类共 15种 :(1)单亲沉默型 (2种 ) ,(2 )单亲一致型 (2种 ) ,(3)正交或反交沉默型(2种 ) ,(4 )正交或反交特异型 (2种 ) ,(5 )正交或反交单亲一致型 (4种 ) ,(6 )杂交种特异型 (1种 ) ,(7)双亲共沉默型(1种 ) ,(8)表达一致型 (1种 )。分析发现 ,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在差异表达类型中 ,杂交种特异型和双亲共沉默型比例最低。对上述 15种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表达一致型与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说明杂种优势是由某些有表达差异的基因造成。 9个产量性状均能检测到一种以上与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 ,有些性状受正负相关效应的共同影响 ;沉默型 (包括单亲沉默型、正交或反交沉默型和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