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种与亲本发育早期种子的基因表达差异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27
作者
谢晓东
倪中福
孟凡荣
吴利民
王章奎
孙其信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小麦; 种子早期发育; 杂种优势; 分子机理; mRNA差异显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深入探讨小麦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 ,选取 3个冬小麦品种 (系 )为一组亲本 ,3个为另一组亲本 ,配制了正反交 18个杂交组合 ,以授粉后 6d的杂交和自交种子为材料 ,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 (DDRT PCR)研究了小麦杂交当代种子与其亲本自交种子基因的表达差异 ,并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为降低DDRT PCR技术假阳性的不利影响 ,对每个引物组合均作了两次PCR扩增 ,在处理数据时 ,仅统计能重复出现的条带。结果发现 :杂交种和亲本之间的基因表达模式有 8类共 15种 :(1)单亲沉默型 (2种 ) ,(2 )单亲一致型 (2种 ) ,(3)正交或反交沉默型(2种 ) ,(4 )正交或反交特异型 (2种 ) ,(5 )正交或反交单亲一致型 (4种 ) ,(6 )杂交种特异型 (1种 ) ,(7)双亲共沉默型(1种 ) ,(8)表达一致型 (1种 )。分析发现 ,小麦杂交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表达差异。在差异表达类型中 ,杂交种特异型和双亲共沉默型比例最低。对上述 15种表达模式与杂种优势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表达一致型与各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均不显著 ,说明杂种优势是由某些有表达差异的基因造成。 9个产量性状均能检测到一种以上与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的基因表达模式 ,有些性状受正负相关效应的共同影响 ;沉默型 (包括单亲沉默型、正交或反交沉默型和双亲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小麦杂交和自交种子发育前期MADS-box和Ser/Thr两类家族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孟凡荣
    孙其信
    倪中福
    吴利民
    窦秉德
    王章奎
    [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2, (03) : 220 - 226
  • [2] 小麦杂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吴利民
    倪中福
    王章奎
    林展
    孙其信
    [J]. 遗传学报, 2001, (03) : 256 - 266
  • [3] 普通小麦不同优势杂交种及其亲本之间基因表达差异比较研究
    倪中福
    孙其信
    吴利民
    [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 1 - 8
  • [4] 4个普通小麦同核异质系的遗传特征研究
    刘春光
    吴郁文
    侯宁
    张翠兰
    张炎
    [J]. 遗传学报, 1999, (06) : 657 - 665+741
  • [5] 粗厚山羊草细胞质对普通小麦遗传效应的初步研究
    刘春光,吴郁文,张翠兰,任树新,张炎
    [J]. 遗传学报, 1997, (03) : 241 - 247
  • [6] 水稻杂种一代与亲本幼苗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
    程宁辉
    高燕萍
    杨金水
    钱旻
    葛扣麟
    [J].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04) : 379 - 382
  • [7] 玉米杂种一代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程宁辉
    杨金水
    高燕萍
    徐明良
    钱旻
    葛扣麟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6, (05) : 451 - 454
  • [8] 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许智宏,刘春明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