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杂交和自交种子发育前期MADS-box和Ser/Thr两类家族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

被引:9
作者
孟凡荣
孙其信
倪中福
吴利民
窦秉德
王章奎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小麦; 杂交; 自交; 种子发育; 基因表达;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探讨小麦(Triticumaestivum)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机理,选用杂种优势不同的3个杂交组合,以授粉后2~12 d的杂交和自交的种子为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了MADS-box和Ser/Thr蛋白激酶两个基因家族在不同优势组合的杂交和自交种子发育前期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表明,所有6个时期杂交和自交种子之间存在明显的基因表达差异,表现为量和质的两类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强优势组合差异表达比例较弱优势组合高。3个杂交组合农大3159×京冬6号、农大3159×原冬8790和农大3159×农大3214与农大3159自交相比,MADS-box家族基因的差异表达比例随发育时期呈一定的递增趋势,但在授粉后4和12 d时,差异表达的比例明显减少;Ser/Thr蛋白激酶家族基因差异表达比例在授粉后2 、4 和6 d时随发育时期呈递增趋势,6 d时差异表达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麦杂种及其亲本苗期叶片家族基因差异表达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吴利民 ;
倪中福 ;
王章奎 ;
林展 ;
孙其信 .
遗传学报, 2001, (03) :256-266
[2]   高等植物胚胎发生的分子调控 [J].
刁丰秋 ;
黄美娟 ;
吴乃虎 .
植物学报, 2000, (04) :331-340
[3]   普通小麦不同优势杂交种及其亲本之间基因表达差异比较研究 [J].
倪中福 ;
孙其信 ;
吴利民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1) :1-8
[4]   植物转录因子与发育调控 [J].
吴乃虎 ;
刁丰秋 .
科学通报, 1998, (20) :2133-2139
[5]   水稻杂种一代与亲本幼苗基因表达差异的分析 [J].
程宁辉 ;
高燕萍 ;
杨金水 ;
钱旻 ;
葛扣麟 .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04) :379-382
[6]   玉米杂种一代与亲本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J].
程宁辉 ;
杨金水 ;
高燕萍 ;
徐明良 ;
钱旻 ;
葛扣麟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5) :451-454
[7]  
基因差异表达与小麦杂种优势分子机理[A]. 孙其信,倪中福,吴利民,孟凡荣,王章奎,林展.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 2001
[8]   Identification of a hybrid-specific expressed gene encoding novel RNA-binding protein in wheat seedling leaves using differential display of mRNA [J].
Ni, Z ;
Sun, Q ;
Liu, Z ;
Wu, L ;
Wang, X .
MOLECULAR AND GENERAL GENETICS, 2000, 263 (06) :934-938
[9]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wheat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al inbreds in seedling leaves [J].
Sun, QX ;
Ni, ZF ;
Liu, ZY .
EUPHYTICA, 1999, 106 (02) :117-123
[10]  
Molecular aspects of heterosis in plants .2 Tsaftairs A S. Physiol Plant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