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采油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被引:41
作者
汪卫东
魏斌
谭云贤
王修林
机构
[1] 中国海洋大学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技术; 油藏微生物生态结构;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57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探讨制约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认为制约的主要因素不是油藏条件,而是研究技术本身不够完善。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其一,对油藏中微生物结构认识的局限性。目前鉴定和分析微生物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培养和显微技术,只能发现生态环境中很少的一部分微生物,不能得到油藏产出液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及其含量、所希望的微生物种群在其中是否属优势菌群等关键参数。其二,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的局限性。目前的微生物驱油物理模拟研究基本沿用化学驱物理模拟研究设备和方法,一般使用人造岩心(国外多数使用天然岩心),不能真实模拟油藏环境而准确反映微生物驱油的真实效果,研究得出的参数也就不能用于现场试验。最后,提出了微生物采油技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参15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进展 [J].
张洪勋 ;
王晓谊 ;
齐鸿雁 .
生态学报, 2003, (05) :988-995
[2]   储层中原油降解的微生物学 [J].
D.Blanchet ;
孙宏利 .
国外油田工程, 2003, (02) :3-8
[3]   降解原油微生物的筛选及其部分特性的研究 [J].
李清心 ;
康从宝 ;
王浩 ;
张长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91-93
[4]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术在吉林油田的应用研究 [J].
李羡春 ;
齐艳丽 ;
张磊 ;
张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94-96
[5]   微生物采油矿场应用研究进展 [J].
张忠智 ;
李庆忠 ;
王洪君 ;
罗一菁 ;
郭绍辉 .
油田化学, 2001, (04) :383-388
[6]   微生物在油层中的运移能力及规律 [J].
雷光伦 ;
李希明 ;
陈月明 ;
汪卫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5) :75-78+12
[7]   rRNA技术及其在分子微生物生态上的应用 [J].
黄立南 ;
屈良鹄 ;
陈月琴 .
微生物学杂志, 2001, (01) :37-40+43
[8]   微生物清防蜡技术矿场试验研究 [J].
何正国 ;
王文涛 ;
孙家拥 .
钻采工艺, 2000, (06) :28-30
[9]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 [J].
潘冰峰 ;
徐国梁 ;
施邑屏 ;
李江云 ;
李祖义 .
微生物学报, 1999, (03) :78-81
[10]   微生物采油的地质基础及筛选标准 [J].
杨承志 ;
楼诸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2) :69-7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