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麋鹿遗传多样性现状与保护对策
被引:2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于长青
机构
: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来源
:
生物多样性
|
1996年
/ 03期
关键词
:
麋鹿,种群增长,遗传多样性,近交衰退,有效种群大小,蛋白质多态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825 [鹿];
学科分类号
:
0905 ;
摘要
:
通过对麋鹿野生种群的绝灭过程、圈养历史、种群增长及遗传多样性状况的分析研究,认为麋鹿脱离野生种群成为完全的圈养群体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捕猎和栖息地丧失是其绝灭的根本原因。麋鹿最初引入欧洲时曾经历了严重的近交衰退阶段,目前其耐受近交的能力显著增强。截至1994年我国麋鹿已达近500只,其遗传变异量约为其野生种群的70%。在我国重建麋鹿自然种群不仅完全可能,而且也只有如此才能使麋鹿在自然中进化并丰富其受损的遗传多样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麋鹿[M]. 学林出版社 , 曹克清等编著, 1990
[2]
我国古籍中有关麋的一些记载
[J].
夏经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自然博物馆
夏经世
.
兽类学报,
1986,
(04)
:267
-272
[3]
中国古代鹿类的生物学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成侠
.
中国农史,
1986,
(01)
:123
-132
[4]
中国古代的鹿类资源及其利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敦愿
.
中国农史,
1987,
(04)
:78
-90
[5]
中国的麋鹿
[J].
李长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第四十九中学
李长培
.
生物学通报,
1985,
(05)
:10+9+48
-10
[6]
有关鹿及养鹿业的历史考证
[J].
林仲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特产所
林仲凡
.
中国农史,
1986,
(04)
:68
-75
←
1
→
共 6 条
[1]
中国麋鹿[M]. 学林出版社 , 曹克清等编著, 1990
[2]
我国古籍中有关麋的一些记载
[J].
夏经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自然博物馆
夏经世
.
兽类学报,
1986,
(04)
:267
-272
[3]
中国古代鹿类的生物学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谢成侠
.
中国农史,
1986,
(01)
:123
-132
[4]
中国古代的鹿类资源及其利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敦愿
.
中国农史,
1987,
(04)
:78
-90
[5]
中国的麋鹿
[J].
李长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市第四十九中学
李长培
.
生物学通报,
1985,
(05)
:10+9+48
-10
[6]
有关鹿及养鹿业的历史考证
[J].
林仲凡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科院特产所
林仲凡
.
中国农史,
1986,
(04)
:68
-75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