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

被引:121
作者
张启明
董伟良
机构
[1]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广东湛江
关键词
超压体系; 压力系数; 地温梯度; 伸展盆地; 前陆盆地; 油气聚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石油勘探程度的提高及钻探深度的加深,我国含油气盆地中超压体系陆续地被揭露出来。目前已发现29个地区具有超压,而且发现它们与油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超压体系就是烃源岩,但也可以作为盖层,对下伏油气藏起压力封闭作用。超压又是油气运移的原动力,它迫使地下流体通过水力压裂断层或各种输导层,由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聚集。强超医储层(压力系数>2)成藏比较困难,从理论上讲除非周围泥岩(烃原岩)压力系数比储层还大,也可成藏。经考察在一些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强超压储层也可以成藏,所以在具有超压体系的含油气盆地中,首先应搞清超压体系的成因分布规律,特别注重那些压力、温度正异常区,因为无论是在平面上,还是在纵向上这些异常区,都是压力突破点,代表地下流体主泄露区,是油气最有利的聚集区,应作为勘探的靶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127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沿海大陆架及毗邻海域油气地质志编写组编, 1992
[12]  
中国石油地质志[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玉门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编, 1989
[13]   川西中部地区高压“次生气藏”形成过程中的古压控制作用 [J].
徐国盛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5, (05) :1-8
[14]   三肇地区扶余、杨大城子油层油源与油气运移模式探讨 [J].
谭保祥,侯德艳,林景晔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95, (01) :5-8+75
[15]   川东地区石炭系压力场分区及气水界面预测 [J].
沈平 .
天然气工业, 1994, (04) :25-28+99
[16]   南海北部文昌A凹陷流体压力场特征及天然气成藏规律探索 [J].
杜劲霜 .
天然气工业, 1993, (01) :9-15+6
[17]   川西凹陷侏罗系致密红层天然气富集机制探讨 [J].
李明诚 .
天然气工业, 1992, (03) :7-13+8
[18]   临河坳陷异常高压带的确定及其意义 [J].
任伯森 ;
吕其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6, (06) :9-13
[19]  
Exploration for deep geopressured gas:Corsair Trend, offshore Texas. Vogler H A, Robison B A.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um Geologists Bulletin .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