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热解破裂过程——孔裂隙演化的显微CT细观特征

被引:39
作者
冯子军
赵阳升
机构
[1]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关键词
煤; 热解破裂; 显微CT; 细观特征;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4.0113
中图分类号
TQ530.2 [煤的热解与转化];
学科分类号
0817 ;
摘要
利用μCT225FCB型高精度工业CT试验机进行了不同温度下褐煤、气煤细观结构演化的显微CT试验,发现煤在低温阶段(<300℃),由于煤中水分和自由气体的散失而产生大量裂纹;在高温阶段(>300℃),有机质的热解导致煤中大量孔隙裂隙的形成,煤的这种产生孔隙裂隙的方式与无机岩石(如花岗岩、砂岩等)明显不同,称这种因热解作用导致煤等一类富含有机质的岩石发生破坏的现象为热解破裂。与无机岩石的热破裂过程相比,煤的热解破裂在破裂机理、裂纹起始位置、裂纹形态方面具有显著的独特性。煤热解破裂过程中,当温度低于300℃时因煤中自由水和自由气体的散失而形成以细长裂纹为主的孔隙裂隙系统;当温度高于300℃时因煤中热解产物的逸出而形成以圆形或椭圆形孔洞为主的孔隙裂隙系统。300℃前新生裂隙不仅起始于煤中的硬质颗粒之间,更普遍的起始于有机质中;300℃后孔隙裂隙的形成主要起始于有机质内。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应用CT技术研究瘦煤在不同温度下孔隙变化特征 [J].
于艳梅 ;
胡耀青 ;
梁卫国 ;
孟巧荣 ;
冯增朝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2) :637-644
[2]   油页岩高温CT实验研究 [J].
杨栋 ;
康志勤 ;
赵静 ;
赵阳升 .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2 (03) :255-257
[3]   不同温度下褐煤裂隙演化的显微CT试验研究 [J].
孟巧荣 ;
赵阳升 ;
于艳梅 ;
胡耀青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12) :2475-2483
[4]   岩石热破裂与渗透性相关规律的试验研究 [J].
赵阳升 ;
万志军 ;
张渊 ;
张宁 ;
冯子军 ;
董付科 ;
武晋文 ;
曲方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 (10) :1970-1976
[5]   油页岩热破裂及起裂机制试验 [J].
孟巧荣 ;
康志勤 ;
赵阳升 ;
杨栋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4 (04) :89-92+98
[6]   油页岩热破裂规律显微CT实验研究 [J].
康志勤 ;
赵阳升 ;
孟巧荣 ;
杨栋 ;
郤保平 .
地球物理学报, 2009, 52 (03) :842-848
[7]   显微CT试验技术与花岗岩热破裂特征的细观研究 [J].
赵阳升 ;
孟巧荣 ;
康天合 ;
张宁 ;
郤保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1) :28-34
[8]   不同温度作用下砂岩热开裂的实验研究 [J].
左建平 ;
谢和平 ;
周宏伟 ;
彭苏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1150-1155
[9]   砂岩的热破裂过程 [J].
张渊 ;
张贤 ;
赵阳升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3) :656-659
[10]  
Thermal effect on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ate rocks[J] . H. Yavuz,S. Demirdag,S. Car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