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新技术分析

被引:18
作者
许春花 [1 ]
赵冠军 [1 ]
龙胜祥 [2 ]
陈纯芳 [2 ]
李辛子 [2 ]
叶欣 [2 ]
颉保亮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煤层气; 采收率; 径向水平井; 高能气体压裂; 混合气体驱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2 [开拓与准备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影响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是煤层储层条件和开发技术,可以通过改善钻完井技术和增产技术来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分析了常用钻完井技术、压裂技术和注气技术存在的一些缺点,认为短半径径向水平井技术兼有完井和增产的作用,可以大幅度增加单井的产能;高能气体压裂技术能够改善储层导流能力并保护煤储层,减小对煤储层造成水敏性污染,降低成本;通过注气前、后的瓦斯浓度及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说明混合气体驱替煤层气有明显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4+72+7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发展方向 [J].
徐凤银 ;
李曙光 ;
王德桂 .
中国石油勘探, 2008, (05) :1-6+77
[2]   提高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技术分析 [J].
饶孟余 ;
张遂安 ;
商昌盛 .
中国煤层气, 2007, (02) :12-16
[3]   煤岩体吸附膨胀变形与吸附热力学的参数关系 [J].
吴世跃 ;
赵文 ;
郭勇义 .
东北大学学报, 2005, (07) :683-686
[4]   多级强脉冲加载压裂技术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J].
吴晋军 ;
苏爱明 ;
王继伟 ;
韩延坤 .
石油矿场机械, 2005, (01) :77-80
[5]   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机理与应用分析 [J].
鲜保安 ;
高德利 ;
李安启 ;
赵庆波 ;
曹雯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14-116+217
[6]   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研究 [J].
郑玉柱 ;
韩宝山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20-123+218
[7]   超短半径水平井开采煤层气的探讨 [J].
侯玉品 ;
张永利 ;
章梦涛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46-49
[8]   注入CO2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可行性研究 [J].
吴建光 ;
叶建平 ;
唐书恒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463-467
[9]   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 [J].
鲜保安 ;
高德利 ;
陈彩红 ;
王宪花 .
特种油气藏, 2004, (04) :63-66+126
[10]   中国煤层气储层特征及开发技术探讨 [J].
刘贻军 ;
娄建青 .
天然气工业, 2004, (01) :68-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