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与优化药物治疗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12
作者
向家培 [1 ]
马瑞松 [2 ]
机构
[1] 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内科心血管病中心
[2]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药物疗法;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与优化药物治疗(optimal medical therapy,OMT)对稳定型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CAD)患者的疗效。方法应用计算机联网检索Pub Med、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等全文数据库,查询1990年1月—2014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PCI和OMT对SCAD疗效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研究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项RCTs,meta分析显示:PCI组与OMT组比较全因病死率(RR=0.86,95%CI:0.74~1.00,P=0.05)、心源性病死率(RR=0.71,95%CI:0.47~1.06,P=0.09)、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RR=0.93,95%CI:0.71~1.22,P=0.60)、再血管化发生率(RR=0.94,95%CI:0.71~1.25,P=0.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I组心绞痛缓解发生率(RR=1.18,95%CI:1.06~1.31,P=0.003)高于OMT组。结论 PCI治疗心绞痛缓解率较OMT治疗明显提高,但在全因病死率、心源性病死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再血管化发生率方面并无差异,初步显示出PCI的临床优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老年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特点临床研究 [J].
李春慧 ;
夏福纯 ;
周双陆 ;
贺剑 ;
艾民 .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 (07) :51-53
[2]   晚期时相肢体缺血预适应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预后影响 [J].
王艳玲 ;
华琦 ;
刘志 ;
褚研研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6 (03) :393-398
[3]   手拈散加味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朱璞 .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03) :91-93
[4]   前列地尔注射液辅助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65例 [J].
赵立强 ;
焦丽强 .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4, 26 (02) :72-74
[5]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临床研究 [J].
何咸胜 .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22) :88-89
[6]   直接冠脉介入治疗146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J].
张华 ;
张磊 ;
杨星昌 ;
马兰香 ;
孙书红 ;
惠增骞 ;
丁守良 ;
原平利 ;
赵妮 .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11, 20 (06) :479-480
[7]   稳定型冠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预后比较 [J].
黄政 ;
蒋廷波 ;
程久佩 .
疑难病杂志, 2011, 10 (03) :168-170
[8]   益心调脉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J].
扶桂升 ;
王玉梅 ;
吴露 .
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11) :129-130
[9]   OCT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陈少伯 ;
梁国庆 ;
姜铁民 ;
李玉明 .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8, (10) :921-923
[10]   辛伐他汀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J].
王珊 ;
谭静 ;
华琦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08, (04) :49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