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及邻区的应力场反演

被引:24
作者
康英 [1 ]
杨选 [1 ]
陈杏 [1 ]
陈贵美 [1 ]
郑斯华 [2 ]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应力张量; 平均应力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利用137个震源机制解的资料,反演了广东及邻区的应力场,获得了12个地区的构造应力张量数据.结果表明,福建西南部、江西南部、广东河源、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大致为WNW;广东阳江地区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为NW,广西东部两区和北部湾地区最大主应力σ1的方位为近NNW.从东到西,最大主应力σ1方位大体上呈WNW--NW--NNW变化;最小主应力σ3的方位大体上呈NNE到ENE变化.中等主应力σ2相对大小R值在北部湾地区最小,福建龙岩地区最大.断层运动以走滑型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105 +10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由多个地震震源机制解求川滇地区平均应力场方向 [J].
钟继茂 ;
程万正 .
地震学报, 2006, (04) :337-346+450
[2]   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 [J].
康英 ;
杨选 ;
吕金水 ;
陈杏 ;
陈贵美 .
中国地震, 2005, (03) :320-331
[3]   华南块体的现今构造运动与内部形变 [J].
张静华 ;
李延兴 ;
郭良迁 ;
张中伏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5, (03) :57-62
[4]   闽台地球动力学及其能态结构研究 [J].
王洪涛 ;
陈箴 .
福建地震, 2005, (01) :15-26+29
[5]   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 [J].
谢富仁 ;
崔效锋 ;
赵建涛 ;
陈群策 ;
李宏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4) :654-662
[6]   新丰江水库1961~1999年小震综合机制解结果分析 [J].
郭贵安 ;
刘特培 ;
秦乃岗 ;
陈丽芬 .
地震学报, 2004, (03) :261-268+342
[7]   东亚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图的编制 [J].
许忠淮 .
地震学报 , 2001, (05) :492-501
[8]   利用震源机制解对中国西南及邻区进行应力分区的初步研究 [J].
崔效锋 ;
谢富仁 .
地震学报, 1999, (05) :513-522
[9]   由震源机制解反演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 [J].
杜兴信 ;
邵辉成 .
地震学报, 1999, (04) :18-24
[10]   华南地区震源机制与应力场特征 [J].
陈益明 .
华南地震, 1992, (02) :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