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特征

被引:19
作者
康英
杨选
吕金水
陈杏
陈贵美
机构
[1] 广东省地震局
[2] 广东省地震局 广州市先烈中路号
[3] 广州市先烈中路号
关键词
广东地区; 震源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3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用初动和振幅比的方法求解广东台网运行以来32个3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整理前人求得的83个广东及邻区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分析总结了广东省及邻区的震源机制特征,同时对阳江、新丰江和南澳3个老震区各自的震源机制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应力作用方式和性质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地震多数以走滑错动为主,兼具倾滑分量;新丰江水库地震由于水库诱发的特殊性,只有走滑型和正断型的情况;阳江地区出现一些逆断型地震;主压应力P轴优势方向从广西海南的NS向到广东的NWW向,最后表现为粤闽沿海的近EW。
引用
收藏
页码:320 / 3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丰江水库1961~1999年小震综合机制解结果分析 [J].
郭贵安 ;
刘特培 ;
秦乃岗 ;
陈丽芬 .
地震学报, 2004, (03) :261-268+342
[2]   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J].
刘杰 ;
郑斯华 ;
康英 ;
啜永清 .
地震, 2004, (01) :19-26
[3]  
1995年1月24日江西寻乌ML4.5级地震[J]. 高建华,袁定强.华南地震. 2002(04)
[4]  
1999年8月河源新丰江ML4.9级地震[J]. 徐起浩,缪维成,张国荣,秦乃岗,吴业彪.华南地震. 2000(02)
[5]   巴士系断裂带的构造应力场特征 [J].
梁劳 .
华南地震, 1998, (01) :120-125
[6]   华南地区的小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J].
蒋维强 ;
林纪曾 ;
赵毅 ;
李幼铭 ;
梁尚鸿 .
中国地震, 1992, (01)
[7]   新丰江水库区1987年9月15日4.5级地震研究 [J].
黄河生 ;
陈益民 ;
魏柏林 ;
杨惠城 ;
秦乃岗 .
华南地震, 1989, (03) :72-78
[8]   新丰江水库地震震源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 [J].
魏柏林 .
地震地质, 1981, (01) :75-79
[9]   东南沿海地区的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 [J].
林纪曾 ;
梁国昭 ;
赵毅 ;
谢明富 .
地震学报, 1980, (03) :245-257
[10]  
东南沿海地震活动特征[M]. 地震出版社 , 魏柏林主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