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研究
被引:22
作者
:
王增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增林
[
1
,
2
]
王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敬
[
1
]
刘慧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慧卿
[
1
]
王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辉
[
2
]
机构
: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
来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11年
/ 18卷
/ 05期
关键词
:
非均质油藏;
渗透率变异系数;
开发规律;
数值模拟;
洛伦兹曲线;
D O I
: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1.05.013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反解洛伦兹曲线,得到相同渗透率均值的不同非均质程度油藏的渗透率分布,据此建立了典型油藏地质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均质油藏开发规律,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等于0.2时,油藏可视为均质的,正、反韵律油藏注入水均沿高渗透层突进,渗透率剖面与含水率剖面具有一致性,且反韵律油藏含水率剖面比正韵律油藏变化更为平缓,正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与渗透率变异系数成修正的逻辑斯蒂函数关系;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小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缓慢下降;当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4时,最终采收率随渗透率变异系数的增加下降较快,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与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成经验函数关系,反韵律油藏最终采收率高于正韵律油藏,含水率上升速度始终低于正韵律油藏,且中等非均质程度时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6+115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计算方法及意义
[J].
邵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
邵先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4)
:397
-399+404
[2]
窄薄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评价与剩余油分布——以葡北油田三断块葡Ⅰ油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卫
;
林承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林承焰
;
杨永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杨永智
;
胡祖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胡祖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37
-40+113
[3]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压敏性及其对流体分布的影响——以CO2驱油藏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习群
;
岳湘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岳湘安
;
刘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第一项目经理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向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晨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5)
:92
-94+116
[4]
陈堡油田陈2断块阜宁组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清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20
-23+112
[5]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科
;
杨少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杨少春
;
任怀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任怀强
.
石油学报,
2008,
(06)
:870
-874+879
[6]
利用劳伦兹系数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24
-26+104
[7]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探讨
[J].
隋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隋少强
;
宋丽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宋丽红
;
赖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赖生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5
-7+4
[8]
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J].
蒋明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蒋明煊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06)
:89
-90+93
[9]
油藏工程原理.[M].李传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10]
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韩大匡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1
→
共 10 条
[1]
储层渗透率非均质性表征新参数——渗透率参差系数计算方法及意义
[J].
邵先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燕山大学石油工程系
邵先杰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32
(04)
:397
-399+404
[2]
窄薄砂岩油藏储层非均质性综合评价与剩余油分布——以葡北油田三断块葡Ⅰ油组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卫
;
林承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林承焰
;
杨永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杨永智
;
胡祖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东胜精攻石油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胡祖站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0,
17
(01)
:37
-40+113
[3]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压敏性及其对流体分布的影响——以CO2驱油藏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谭习群
;
岳湘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岳湘安
;
刘向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苏里格气田第一项目经理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刘向阳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锐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晨吉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5)
:92
-94+116
[4]
陈堡油田陈2断块阜宁组阜三段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刚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正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清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
16
(02)
:20
-23+112
[5]
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严科
;
杨少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杨少春
;
任怀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任怀强
.
石油学报,
2008,
(06)
:870
-874+879
[6]
利用劳伦兹系数定量评价储层宏观非均质性——以埕岛油田馆陶组上段为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健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24
-26+104
[7]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探讨
[J].
隋少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隋少强
;
宋丽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宋丽红
;
赖生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
赖生华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4)
:5
-7+4
[8]
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方法的分析和讨论
[J].
蒋明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汉石油学院
蒋明煊
.
石油钻采工艺,
1996,
(06)
:89
-90+93
[9]
油藏工程原理.[M].李传亮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
[10]
多层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韩大匡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