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仙湖尖山河小流域山地典型地类非点源污染特征与分析

被引:8
作者
孙孝龙 [1 ,2 ]
蒋文举 [2 ]
王克勤 [2 ]
宋泽芬 [1 ]
陈尧 [2 ]
机构
[1] 西南林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非点源污染; 土地利用类型; 山地; 流失特征;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7.00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在尖山河小流域建立径流场,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采集水样,检测分析地表径流中各污染物的浓度,研究自然状态下和人为干扰下山地不同地类污染物的输出量,探讨高原湖泊山地非点源污染的特征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地类产流量的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灌草丛>次生林,各地类产沙量大小关系是坡耕地>人工林>次生林>灌草丛,产流量与降雨量相关性更为显著;次生林、坡耕地、灌草丛、人工林4种土地类型产流的总无机氮输出量平均值分别为0.94mg.m-2、19.70mg.m-2、1.74mg.m-2、17.22mg.m-2,总磷平均值分别为0.32mg.m-2、3.58mg.m-2、1.12mg.m-2、2.85mg.m-2;产沙过程中单位面积水解氮输出量平均值为0.41mg.m-2、7.17mg.m-2、0.89mg.m-2、0.23mg.m-2,速效磷平均值为0.04mg.m-2、1.14mg.m-2、0.03mg.m-2、0.02mg.m-2;产流过程中输出的污染物大于产沙过程中的输出量,尖山河小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应以控制产流污染物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534 / 15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Effects of Land-Use Change on Soil Nutrient Dynamics in Amaz?nia[J] . Deborah A. McGrath,C. Ken Smith,Henry L. Gholz,Francisco de Assis Oliveira.Ecosystems . 2001 (7)
[12]  
Quantification of the effects of nonpoint nutrient sources to coastal marine eutrophication: applications to a semi-enclosed gulf in the Mediterranean Sea[J] . G. Arhonditsis,G. Tsirtsis,M.O. Angelidis,M. Karydis.Ecological Modelling . 2000 (2)
[13]   官厅水库周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氮、磷非点源污染模拟研究 [J].
梁涛 ;
王红萍 ;
张秀梅 ;
袁婧薇 ;
章申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4) :483-490
[14]   太湖一级保护区非点源磷污染的定量化研究 [J].
郭红岩 ;
王晓蓉 ;
朱建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136-140
[15]   农田非点源氮污染研究进展 [J].
谢红梅 ;
朱波 .
生态环境, 2003, (03) :349-352
[16]   红壤小流域坡地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 [J].
陈欣 ;
王兆骞 ;
杨武德 ;
叶旭君 .
生态学报, 2000, (03) :374-377
[17]   磷在土壤中的解吸动力学 [J].
晏维金 ;
亢宇 ;
章申 ;
唐以剑 .
中国环境科学, 2000, (02) :9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