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被引:37
作者
张蕊 [1 ]
周志春 [1 ]
金国庆 [1 ]
骆文坚 [2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2]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种源;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ISSR-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49 [红豆杉、紫杉];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种源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1211,仅有8.7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91.2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UPMGA聚类结果还显示,除福建武平和武夷山2个较小种群的种源外,试验种源可按地域大致划分为偏东和偏北,及偏南和偏西2个种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浙闽五个红豆树自然保留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J].
赵颖 ;
何云芳 ;
周志春 ;
冯建国 ;
金国庆 ;
王邦顺 .
生态学杂志, 2008, (08) :1279-1283
[2]   南方红豆杉苗木性状种源分化和育苗环境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J].
焦月玲 ;
周志春 ;
余能健 ;
金国庆 ;
王月生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3) :363-369
[3]   木荷种源遗传多样性和种源区初步划分 [J].
张萍 ;
周志春 ;
金国庆 ;
范辉华 ;
胡红宝 .
林业科学, 2006, (02) :38-42
[4]   南方红豆杉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J].
张宏意 ;
陈月琴 ;
廖文波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11) :1993-1996
[5]   中国红豆杉属及其近缘植物的遗传变异和亲缘关系分析 [J].
周其兴 ;
葛颂 ;
顾志建 ;
岳中枢 .
植物分类学报, 1998, (04) :36-45
[6]   八面山银杉林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分化 [J].
葛颂 ;
王海群 ;
张灿明 ;
洪德元 .
ActaBotanicaSinica, 1997, (03) :266-271+300
[7]  
Genomic diversity within Taxus cuspidata var. nana revealed by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markers[J] . X. L. Li,X. M. Yu,W. L. Guo,Y. D. Li,X. D. Liu,N. N. Wang,B. Liu.Russian 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 . 2006 (5)
[8]  
Genetic structure of English yew ( Taxus baccata L.) in the Wierzchlas Reserve: implications for genetic conservation[J] . A. Lewandowski,J. Burczyk,L. Mejnartowicz.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995 (1)
[9]   GENETIC DISTANCE BETWEEN POPULATIONS [J].
NEI, M .
AMERICAN NATURALIST, 1972, 106 (949)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