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解读
被引:8
作者:
张弘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公民行政法地位;
主体性;
行政相对人;
主体地位不平等;
行政共同体;
行政主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 [行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我国公民在行政法上主体性地位很低,无论立法层面,还是执法层面,而这些又源于理论上对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关怀不足。所谓主体性是个人(主体)谋求自由、独立的自我意识,即获得法律、社会认可并受到尊重的权利能力资格。人的主体性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元要素的基本构成,使行政共同体有了建构的可能性。公民行政法非主体性主要表现在:公民行政法"相对人"的称谓;实践上公民与行政主体地位不平等性;公务员不是行政主体。公民行政法主体性地位的完善包括两方面:一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作为行政共同体中的一员;二是与行政机关成为一体即公务员成为行政主体。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5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