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味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佟天天 [1 ,2 ]
黄浩 [3 ,4 ]
王义明 [2 ]
罗国安 [2 ]
机构
[1]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2] 清华大学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心
[3] 赣南医学院药学院
[4] Department of Biology KU Leuven
关键词
抗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枯草芽孢杆菌; 蜡样芽孢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5 [中药实验药理];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体外观察60味中药的240种提取物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提取物进行最低抑菌浓度检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40种提取物进行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并采用液体培养基法(2倍稀释法)测定活性提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有104种提取物对1种或多种细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丹参等11味中药的20种提取物对3种常见菌体现了强抑制作用(MIC<0.2 mg·mL-1)。结论:丹参、蛇床子、蓼蓝、蒲公英、桑叶、甘草、姜黄、紫草、半边莲、野菊花和密蒙花等11味中药的乙醇、丙酮、正己烷提取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制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68 / 127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蒲公英弱极性部位的抗菌活性研究及成分分析 [J].
李薇 ;
宋新波 .
吉林中医药, 2009, 29 (12) :1083-1084
[3]   化学物质组学与中药方剂研究——兼析清开灵复方物质基础研究 [J].
罗国安 ;
梁琼麟 ;
张荣利 ;
王义明 ;
刘清飞 ;
胡坪 .
世界科学技术, 2006, (01) :6-15
[4]   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中药复方配伍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整体方法论 [J].
罗国安 ;
梁琼麟 ;
刘清飞 ;
张荣利 ;
杨辉华 ;
李雪 ;
王义明 ;
贾伟 ;
张卫东 ;
张川 ;
李贻奎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 (01) :10-15+24
[5]   9种中草药抗菌作用实验研究 [J].
李建志 ;
刘文丽 ;
王亚贤 .
中医药学报, 2012, 40 (01) :45-46
[6]  
Compounds from Arnebiaeuchroma and Their Related Anti-HCV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Li H M,Tang Y L,Zhang Z H,et al. Planta Medica . 2012
[7]  
TCM:Made in China. Felix C. Nature . 2011
[8]   Antibiotic resistance in China-a major future challenge [J].
Heddini, Andreas ;
Cars, Otto ;
Qiang, Sun ;
Tomson, Goran .
LANCET, 2009, 373 (9657) :30-30
[9]   丹参抗菌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房其年 ;
张佩玲 ;
徐宗沛 .
化学学报 , 1976, (03) :197-209
[10]   中药抗菌研究进展 [J].
刘华钢 ;
申庆荣 ;
刘丽敏 .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 (02) :463-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