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退耕草地植被根系动态分布特征

被引:59
作者
李鹏
李占斌
澹台湛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西安理工大学 杨凌
[3] 西安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5] 杨凌
关键词
土钻法; 根系指标; 根系生物量; 根系消失系数; 退耕地; 黄土高原;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054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土钻法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退耕年限和天然草地植被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样地上不同采样点间的根系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根系指标的合并计算结果可以代表立地上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植被根系生物量、根系长度等指标的垂直分布特征均表现出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植被根系的生物量、根系长度等指标逐渐增加,一般在退耕年限超过20年后,植被根系的分布特征接近天然草地的根系分布特征.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根系消失系数从0.98逐渐降低到0.96,说明植被在深层土壤中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根系逐渐集中在0~40cm的表层土壤中.退耕植被根系分布特征的改善提高了土壤理化性质,有利于新物种入侵和植被演替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849 / 8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干旱荒漠区人工植物群落演替模式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 [J].
徐彩琳 ;
李自珍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451-1456
[2]   水热因子对退化草原羊草恢复演替群落土壤呼吸的影响 [J].
王风玉 ;
周广胜 ;
贾丙瑞 ;
王玉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5) :644-649
[3]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4]   干旱气候对白羊草群落地下部生长影响的初步观察 [J].
张娜 ;
梁一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27-832
[5]   退耕地的自然演替与人工恢复 [J].
王堃 ;
吕进英 ;
不详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2000, (04) :54-58
[6]   渭北黄土高原主要造林树种根系分布特征的研究 [J].
赵忠 ;
李鹏 ;
王乃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1) :38-40
[7]   草地退化演替研究进展 [J].
孙海群 ;
周禾 ;
王培 .
中国草地, 1999, (01) :52-57
[8]   林木根系生态研究综述 [J].
刘建军 .
西北林学院学报 , 1998, (03) :76-80
[9]   黄土高原草原植被的自然恢复演替及调节 [J].
邹厚远 ;
程积民 ;
周麟 .
水土保持研究, 1998, (01) :126-138
[10]   粉煤灰复田立地上杨、柳、榆、刺槐根系的分布和生长特点 [J].
王文全,王世绩,刘雅荣,刘建伟 .
林业科学, 1994, (01) :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