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5种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功能比较

被引:15
作者
宫渊波 [1 ]
陈林武 [2 ]
罗承德 [1 ]
吴雪仙 [1 ]
程永珍 [1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生态林业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嘉陵江上游; 植被恢复; 枯落物; 水文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7 [森林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对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类型进行枯落物持水功能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枯落物储量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12.85t.hm-2)>刺槐林(9.76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9.52t.hm-2)>青冈林(6.01t.hm-2)>湿地松纯林(3.76t.hm-2)。持水能力的排列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33.60t.hm-2)>刺槐林(19.90t.hm-2)>刺槐-湿地松混交林(11.50t.hm-2)>青冈林(8.70t.hm-2)>湿地松纯林(3.70t.hm-2)。虽林分不同,但其浸水实验中枯落物的持水过程均表现出相似的特性,即前期吸水量大(1h以前),并在较短时间内(2~4h)达到较稳定的状态,且与林分生物多样性关系不大。各林分地表枯落物对降水的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范围为283~2759t.km-2,平均为1253.4t.km-2,其有效拦蓄量的大小顺序为火烧迹地灌丛>刺槐林>刺槐-湿地松混交林>青冈林>湿地松纯林。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J].
鲍文 ;
包维楷 ;
丁德蓉 ;
何丙辉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5) :567-571
[2]   重庆缙云山几种典型植被枯落物水文特性研究 [J].
王云琦 ;
王玉杰 ;
张洪江 ;
夏一平 ;
肖江伟 ;
吴云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3) :41-44
[3]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功能 [J].
常宗强 ;
王金叶 ;
常学向 ;
王艺林 ;
贾玉琴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1, (S1) :8-13
[4]   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层涵养水源作用的研究 [J].
耿玉清 ;
王保平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 (05) :49-52
[5]  
秦岭火地塘林区华山松林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J]. 雷瑞德.西北林学院学报. 1984(00)
[6]  
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董鸣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