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特征

被引:27
作者
鲍文
包维楷
丁德蓉
何丙辉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3]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5] 重庆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人工油松林; 凋落物; 自然含水量; 饱和持水率;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4.05.014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通过对人工油松林凋落量及其持水性动态变化的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2002.9~2003.10)凋落量是5.900t/hm2·a,月凋落量在0.166~1.775t/hm2之间变化,其中以10月凋落最盛,该月占了全年凋落量的30.09%;而凋落最少则出现在5月,本月凋落量仅2.81%。凋落物自然含水量在13.75%~63.62%之间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含水量普遍高于未分解凋落物,但2者月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凋落物自然含水量与其饱和持水率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并且2者有较好的拟合关系。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分别在85.05%~323.41%,147.66%~251.11%之间波动,半分解凋落物饱和持水率变幅相对较小,未分解凋落物呈现明显的"凸"形月变化,半分解凋落物则无明显变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67 / 5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凋落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庞学勇 ;
何海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3, (04) :346-351
[2]   格氏栲天然林与人工林凋落物数量、养分归还及凋落叶分解(英文) [J].
杨玉盛 ;
林鹏 ;
郭剑芬 ;
林瑞余 ;
陈光水 ;
何宗明 ;
谢锦升 .
生态学报, 2003, (07) :1278-1289
[3]   三峡库区3种林下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 [J].
张洪江 ;
程金花 ;
史玉虎 ;
祁生林 ;
程云 ;
潘磊 ;
何凡 .
水土保持学报, 2003, (03) :55-58+123
[4]   中国亚热带地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生物量、凋落物及养分流(英文) [J].
马祥庆 ;
刘春江 ;
Ilvesniemi Hannu ;
Carl J.Westman ;
刘爱琴 .
JournalofForestryResearch, 2002, (03) :165-170+250
[5]   辽宁东部山区几种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性能研究 [J].
高人 ;
周广柱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2) :115-118
[6]   鼎湖山马尾松林凋落物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研究 [J].
莫江明 ;
孔国辉 ;
Sandra BROWN ;
方运霆 ;
张佑昌 .
植物生态学报, 2001, (06) :656-664
[7]   水土保持林的立地质量综合评价研究 [J].
佘济云 ;
陈彩虹 ;
曾思齐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5) :459-462
[8]   松嫩平原羊草草原凋落物层群落学作用的研究 [J].
郭继勋 ;
孙刚 ;
姜世成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4) :473-476
[9]   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 [J].
廖利平 ;
马越强 ;
汪思龙 ;
高洪 ;
于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27-33
[10]   浙江建德青冈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研究 [J].
于明坚,陈启瑺,李铭红,常杰,潘晓东,陈增鸿,邵剑波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2) :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