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东北浅变质岩系中微体古生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16
作者
杨晓松
薛重生
张克信
曾忠平
樊光明
李昌年
尹磊明
杨群
不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微体古生物化石; 蛇绿混杂岩; 张村群; 登山群; 赣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正>赣东北浅变质岩系包括双桥山群、上墅群(后更名为登山群)和漆工群(现称之为蛇绿混杂岩),其时代归属于中、晚元古代。本文报道了作者最近在该区浅变质岩中所发现的早古生代微体古生物化石,并就这一发现的大地构造意义进行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赣东北深断裂带蛇绿混杂岩中含晚古生代放射虫硅质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赵崇贺 ;
何科昭 ;
莫宣学 ;
邰道乾 ;
林培英 ;
毕先梅 ;
郑伯让 ;
叶德隆 ;
冯庆来 ;
叶枬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5, (23) :2161-2163
[2]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J].
陈冠宝,陶正,石永红,徐树桐 .
安徽地质, 1994, (Z1) :4-13
[3]  
皖南变质岩中古生物化石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 徐树桐,陈冠宝,陶正,石永红,孙枢,尹磊明,欧阳舒,廖卓庭.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6)
[4]   华南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赣东北蛇绿岩的Sm-Nd同位素研究 [J].
周国庆 ;
赵建新 .
科学通报, 1991, (02) :129-132
[5]   论赣东北—皖南晚元古代沟弧盆体系 [J].
徐备 .
地质学报, 1990, (01) :33-42
[6]   扬子地块晚古生代裂谷与地体 [J].
柳淮之 ;
钟自云 ;
姚明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88, (04) :321-331
[7]   是华南造山带而不是华南地台 [J].
许靖华 ;
孙枢 ;
李继亮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0) :1107-1115
[8]  
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M]. 地质出版社 ,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编辑委员会编, 1991
[9]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