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扬子地块晚古生代裂谷与地体
被引:16
作者
:
柳淮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柳淮之
钟自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钟自云
姚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姚明
机构
:
[1]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
来源
: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
1988年
/ 04期
关键词
:
大地构造;
构造发展史;
大陆漂移;
大陆裂谷;
大地镶嵌构造/扬子地块;
地体;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扬子地块的右江、攀西等七个裂谷几乎同时经历了基性火山的大量喷发而进入裂谷发展的全盛期,随后裂谷消亡合拢。均发育着巨厚碳酸盐岩。以大断裂围限,扬子地块边缘镶嵌着众多地体。海西-印支期,它们随着扬子地块从南半球向北漂移,拼贴在欧亚大陆与扬子地块的边缘。这些地体有的与扬子地块为“同源”,有的为“异源”。经过晚古生代以来漫长的大地构造演化,在特提斯构造域中,形成了世界上最复杂、最宏伟的古大陆边缘地体镶嵌体系。裂谷与地体是扬子地块在大地构造演化过程中先后不同的两个侧面。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四川攀枝花—西昌(攀西)裂谷的形成、演化与裂谷分类
[J].
滕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院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
魏斯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院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魏斯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7,
(01)
:77
-90
[2]
被动大陆边缘地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文璞
.
中国区域地质,
1986,
(03)
:239
-248
[3]
滇西上古生界分区和板块构造
[J].
郭福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郭福祥
.
云南地质,
1985,
(03)
:217
-233
[4]
中国冈瓦纳研究的兴起及与板块构造有关的几个关键古生物地理问题
[J].
王乃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乃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103
-115
[5]
略论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
[J].
罗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罗志立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93
-101
[6]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在古生代晚期是太平洋古陆的一部分
[J].
张正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正坤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45
-54
[7]
湘东裂谷系
[J].
金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金鹤生
.
湖南地质,
1984,
(01)
:42
-53
[8]
康滇构造带的古板块历史演化
[J].
骆耀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局攀西地质大队裂谷研究队
骆耀南
.
地球科学,
1983,
(03)
:93
-102
[9]
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J].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1,
(01)
:42
-66
[10]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许靖华 著, 1985
←
1
2
→
共 11 条
[1]
中国四川攀枝花—西昌(攀西)裂谷的形成、演化与裂谷分类
[J].
滕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院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滕吉文
;
魏斯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院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魏斯禹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87,
(01)
:77
-90
[2]
被动大陆边缘地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文璞
.
中国区域地质,
1986,
(03)
:239
-248
[3]
滇西上古生界分区和板块构造
[J].
郭福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郭福祥
.
云南地质,
1985,
(03)
:217
-233
[4]
中国冈瓦纳研究的兴起及与板块构造有关的几个关键古生物地理问题
[J].
王乃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乃文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103
-115
[5]
略论地裂运动与中国油气分布
[J].
罗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地质学院
罗志立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93
-101
[6]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在古生代晚期是太平洋古陆的一部分
[J].
张正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张正坤
.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2)
:45
-54
[7]
湘东裂谷系
[J].
金鹤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金鹤生
.
湖南地质,
1984,
(01)
:42
-53
[8]
康滇构造带的古板块历史演化
[J].
骆耀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省地质局攀西地质大队裂谷研究队
骆耀南
.
地球科学,
1983,
(03)
:93
-102
[9]
从活动论观点论中国大地构造分区
[J].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王鸿祯
.
地球科学,
1981,
(01)
:42
-66
[10]
大地构造与沉积作用[M]. 地质出版社 , 许靖华 著, 1985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