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及分布序列的连续聚集和非连续聚集

被引:18
作者
聂海宽 [1 ]
张金川 [2 ]
薛会 [1 ]
龙鹏宇 [2 ]
王广源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不详
关键词
油气成藏; 分布序列; 连续聚集; 非连续聚集; 成藏(聚集)机理; 运聚特征; 油气赋存状态; 甜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勘探的深入、科技的发展,诸如煤层气、页岩油气、根缘油气及水溶气等多种类型的油气藏逐步被勘探开发。按照聚集类型可将其划分为"源端元"及其附近的连续聚集和"储端元"及其附近的非连续聚集,分别形成非常规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并包含了中间多种类型的过渡油气藏,兼或具有两种聚集特征。为此,在对油气成藏和分布序列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上述两种聚集类型形成的油气藏种类、分布和特征等,以期对油气藏分类和勘探决策提供参考。结论认为:非常规油气藏和常规油气藏在理想盆地成藏和分布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平面上从盆地中心向边缘、剖面上从深部向浅部依次形成煤层气藏、页岩油气藏、根缘油气藏、水溶气藏、常规油气藏等;在源储关系(静态因素)、运移特征(动态因素)及油气赋存状态上呈有规律的变化;伴随着构造、温压、生烃量、运聚、储集等地质条件的变化,连续聚集和非连续聚集的油气藏可以相互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117 +117-11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J].
聂海宽 ;
唐玄 ;
边瑞康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484-491
[2]   “连续型”气藏及其大气区形成机制与分布——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煤系大气区为例 [J].
邹才能 ;
陶士振 ;
朱如凯 ;
袁选俊 ;
李伟 ;
张光亚 ;
张响响 ;
高晓辉 ;
刘柳红 ;
徐春春 ;
宋家荣 ;
李国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9, 36 (03) :307-319
[3]   论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烃源岩的成藏演化特征 [J].
王传刚 ;
王毅 ;
许化政 ;
孙宜朴 ;
杨伟利 ;
伍天洪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38-45+50
[4]   碎屑岩盆地天然气成藏及分布序列 [J].
张金川 ;
唐玄 ;
姜生玲 ;
边瑞康 .
天然气工业, 2008, 28 (12) :11-17+134
[5]   天然气机理类型及其分布 [J].
薛会 ;
张金川 ;
刘丽芳 ;
卞昌蓉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6, (02) :53-57
[6]   页岩气成藏机理和分布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天然气工业, 2004, (07) :15-18+131
[7]   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递变序列 [J].
张金川 ;
金之钧 ;
袁明生 ;
张杰 .
现代地质, 2003, (03) :323-330
[8]   天然气成藏的二元机理模式 [J].
金之钧 ;
张金川 .
石油学报, 2003, (04) :13-16
[9]   煤层气的赋存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J].
苏现波 ;
刘保民 .
焦作工学院学报, 1999, (03)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