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不同降雨强度下旱地农田氮磷流失规律
被引:21
作者:
王月
房云清
纪婧
秦弋丰
马瑞君
李旭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降雨强度;
旱地;
氮磷;
径流流失;
D O I:
10.13254/j.jare.2018.0210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为阐明旱地农田径流氮磷流失规律,以种植空心菜的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式,设计10、15、25 mm·h-1三个降雨强度,研究不同雨强下旱地氮磷流失特征和径流拦截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降雨量条件下,旱地径流量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10、15、25 mm·h-1雨强下产生的径流总量分别为197.07、381.92、649.45 m3·hm-2,对应的径流系数分别为0.20、0.38、0.65。总氮(TN)浓度变化随产流时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明显,氮的流失形态以硝酸盐氮(NO3--N)为主;TN流失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10、15、25 mm·h-1雨强下分别为0.67、2.48、9.74 kg·hm-2。总磷(TP)流失浓度随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流失过程相对平缓,磷的流失形态以颗粒态磷(PP)为主;10、15、25 mm·h-1雨强下TP流失量分别为0.061、0.050、0.030 kg·hm-2。通过田间沟渠水位的管控,可有效减少TN的径流排放,不同雨强下减少比例分别为100.00%、63.56%、33.98%。研究表明,氮的拦截是控制旱地面源污染的重点,在拦截能力有限的情况下,选择污染负荷较高的时段可有效提高面源污染拦截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14 / 821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