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锦标赛机制下的激励与扭曲──是什么导致了中国学术界的高数量与低质量?

被引:33
作者
刘海洋 [1 ]
郭路 [2 ]
孔祥贞 [1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
关键词
锦标赛; 学术研究; 同行评议; 终身教职;
D O I
10.14116/j.nkes.2012.01.009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当前我国学术界重视数量而轻视质量的浮躁现象根源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实行的学术锦标赛制度。锦标赛作为一种"强激励"措施,能促使研究人员将更多的时间投入科研;但学术活动作为专业化行为具有较强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如果缺乏配套措施鉴定学术质量,学术锦标赛就变成单纯的数量比赛。本文建立了一个两阶段职称竞争模型刻画了上述特征,发现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有赖于同行评议、终身教职等制度的建立。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多任务激励与能力筛选:大学如何提供终身教职合同? [J].
寇宗来 ;
周敏 .
世界经济, 2010, 33 (06) :99-117
[2]   分权、增长与不公平 [J].
杨其静 .
世界经济, 2010, 33 (04) :102-120
[3]   国企锦标赛激励效应与制约因素研究 [J].
周权雄 ;
朱卫平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2) :571-596
[5]   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 [J].
傅勇 ;
张晏 .
管理世界, 2007, (03) :4-12+22
[6]   高管报酬隐性激励的实证研究 [J].
张鸣 ;
陈震 .
财经研究, 2006, (03) :56-63
[7]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J].
陈志俊 ;
张昕竹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26
[8]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 [J].
周黎安 .
经济研究, 2004, (06) :33-40
[9]   高校青年教师亚健康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J].
朱丽 ;
王声湧 ;
范存欣 ;
肖永杰 ;
欧传峰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5) :91-92
[10]   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 [J].
林浚清 ;
黄祖辉 ;
孙永祥 .
经济研究, 2003, (04) :31-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