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言教师效能框架”探析

被引:3
作者
丁安琪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
关键词
语言教师; 教师效能; 教师职业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作为"助力学习"项目首先启动的研究项目,美国"语言教师效能研究"目标是探寻有效语言教师行为,为语言教师准备语言教学、推动学生语言学习提供帮助,促进教师发展。其从教学环境、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语言表现反馈、学习工具、合作及教师职业发展七个不同的领域来观察及考量优秀语言教师应具备的特质及行为方式。语言教师效能框架使用了较为先进的区分性效能概念,符合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教师效能"教与学认知模型"理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有一定启发。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教学评价中双向多维反馈模式的构建研究 [J].
刘亚敏 .
当代教育科学, 2013, (17) :37-38
[2]   教师效能研究述评 [J].
李小青 ;
倪玉菁 .
当代教师教育, 2010, 3 (04) :16-21
[3]   课堂环境研究范式的回顾与分析 [J].
孙汉银 .
教育科学, 2010, 26 (03) :32-37
[4]   区分性教师效能的结构、功能和局限性 [J].
卢谢峰 ;
韩立敏 .
外国教育研究, 2006, (03) :45-50
[5]  
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崔永华, 2008
[6]  
教学设计原理[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美) 加涅等, 2007
[7]  
教师角色[M]. 甘肃文化出版社 , (美)海克(ShirleyF.Heck), 2005
[8]  
外国教学思想史[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田本娜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