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财型诉讼欺诈行为的刑法评价

被引:1
作者
葛治华 [1 ]
罗小平 [2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
[2] 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法院
关键词
诉讼欺诈; 诈骗罪; 妨害司法罪; 解释论; 立法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鉴于诉讼欺诈在客观行为表现和侵犯客体方面的特异性,建议在将来修订刑法时应当对其作出专门规定,体系上应归类于"妨害司法罪"。在程序衔接上,如果法院已经受理诈骗人的虚假诉讼但未作出财产处分决定,可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同时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对法院已经受理诈骗人的虚假诉讼并已作出财产处分决定的,可在确认先前的民事判决错误的基础上终止执行该裁判,已经执行的,直接向诈骗人追缴赃款赃物。
引用
收藏
页码:355 / 3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妨害司法活动罪之比较研究——兼论我国妨害司法罪的立法完善 [J].
刘凌梅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36-39
[2]   诉讼诈骗行为的定性及相关问题探究——从诈骗罪之行为结构的考察出发 [J].
于改之 ;
周玉华 .
法商研究, 2005, (04) :79-88
[3]   诉讼欺诈行为定性研究 [J].
吴玉萍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5, (04) :47-55
[4]   论诉讼诈骗及其刑法评价 [J].
董玉庭 .
中国法学, 2004, (02) :137-142
[5]   论三角诈骗 [J].
张明楷 .
法学研究, 2004, (02) :93-106
[6]   共同犯罪与构成身份新论 [J].
王作富 ;
庄劲 .
人民检察, 2003, (11) :8-12
[7]   也析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 [J].
丁吁平 ;
杨翠莲 ;
姚岚 .
人民检察, 2002, (02) :57-58
[8]  
中国刑法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