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97
作者
李永华
王五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硒; 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土壤环境化学;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2.03.018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概述了土壤环境中硒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有效性 ,阐述了影响环境中硒的形态、有效性和转化的因素 .并对今后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应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30 / 2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南秦岭早古生代地层含硒量及硒的分布规律 [J].
雒昆利 ;
潘云唐 ;
王五一 ;
谭见安 .
地质论评, 2001, (02) :211-217
[2]   中国若干下寒武统高硒地层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J].
温汉捷 ;
裘愉卓 ;
姚林波 ;
卢家烂 ;
彭平安 ;
林清 .
地球化学, 2000, (01) :28-35
[3]   拉尔玛硒-金矿床元素有机/无机结合态及硒的赋存状态研究 [J].
温汉捷 ;
裘愉卓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5) :426-432
[4]   水稻土壤中硒的价态转化及溶解性研究 [J].
熊远福 ;
李辉勇 ;
刘军鸽 ;
刘灿明 ;
葛旦之 ;
杨志辉 ;
文祝友 .
环境化学, 1999, (04) :338-343
[5]   我国土壤中结合态硒的含量和分布规律 [J].
侯少范 ;
李德珠 ;
王丽珍 ;
王五一 ;
谭见安 .
地理研究, 1990, (04) :17-25
[6]   土壤硒的形态及有效硒的提取 [J].
侯军宁 ;
李继云 .
土壤学报, 1990, (04) :405-410
[7]   我国医学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J].
谭见安 ;
李日邦 ;
朱文郁 .
地理学报, 1990, (02) :187-201
[8]  
Soil selenium fractionation, depth profiles and time trends in a vegetated site at Kesterson Reservoir[J] . Tetsu K. Tokunaga,Douglas S. Lipton,Sally M. Benson,Andy W. Yee,Joan M. Oldfather,Eugene C. Duckart,Paul W. Johannis,Kathleen E. Halvorsen.Water, Air, and Soil Pollution . 1991 (1)
[9]  
Selenium uptake by plants as a function of soil typ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pH[J] . Lars Johnsson.Plant and Soil . 1991 (1)
[10]  
Infrared study of the adsorption of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on α -FeOOH and amorphous Fe (III)hydroxide[J] . R. M. Cornell,P. W. Schindler.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 Kolloid Zeitschrift & Zeitschrift für Polymere . 198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