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岩体大变形规律:金川二矿巷道变形与破坏现场综合观测研究

被引:33
作者
江权 [1 ]
史应恩 [1 ,2 ]
蔡美峰 [3 ]
郭慧高 [4 ]
钟山 [1 ,2 ]
寇永渊 [4 ]
乔兰 [3 ]
李远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4] 不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深部巷道; 大变形; 支护破坏; 深部工程; 时效变形;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9.6026
中图分类号
TD322 [巷道压力];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深部高应力下硐室和巷道时效大变形问题,重点开展了金川二矿深部巷道大变形破坏调查、多手段原位综合观察、大变形灾害安全管理标准等方面研究工作。首先针对不同围岩支护类型下大变形巷道破坏问题,从破坏表现形式的角度总结提炼了金川二矿巷道10种典型变形破坏模式并阐明其形成机制;进而依托1 150 m水平大巷的大变形试验研究段,采用巷道表面的三维激光扫描测量、岩体内部开裂的钻孔摄像观测、围岩不同深度变形的位移计自动量测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深部巷道表面变形的空间非对称性、围岩内部浅层与深层变形的非均匀性、时效变形增长的跳跃递进性等不同于浅部岩体变形特点和破坏方式的新特征,表明了金川二矿碎裂围岩时效大变形本质是高应力下巷道开挖诱发表层围岩开裂,并在重分布应力驱动下围岩开裂深度逐步向深部转移进而导致巷道围岩自身承载性能逐步劣化的机制,从而表现出持续的时效大变形;最后提出基于功能失效和结构失稳原则的深部巷道大变形安全管理标准,并在现场反馈分析与应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了控制二矿深部巷道变形灾害的"双层喷锚网+锚注"和"喷锚网注+单筋砼"复合支护技术,充分利用喷网混凝土的表面柔性支撑与围压效应、锚杆对围岩内部的抑制开裂效应、水泥浆的充填并粘合开裂缝效应、钢筋混凝土的强刚性抗压和恢复围压效应等组合功能,从而形成一种"由表及里、表里结合"改善围岩受力状态、重构围岩承载圈的支护理念。
引用
收藏
页码:1337 / 134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 [1] 高地应力层状软岩隧道大变形预测分级研究
    陈子全
    何川
    吴迪
    代聪
    杨文波
    徐国文
    [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8, 53 (06) : 1237 - 1244
  • [2] 煤矿千米深井围岩控制及智能开采技术构想
    康红普
    王国法
    姜鹏飞
    王家臣
    张农
    靖洪文
    黄炳香
    杨宝贵
    管学茂
    王志根
    [J]. 煤炭学报, 2018, 43 (07) : 1789 - 1800
  • [3] 大空间远近场结构失稳矿压作用与控制技术
    于斌
    高瑞
    孟祥斌
    匡铁军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 (05) : 1134 - 1145
  • [4] 3D打印技术在岩体物理模型力学试验研究中的应用研究与展望
    江权
    宋磊博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7 (01) : 23 - 37
  • [6] 深部大变形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方法研究
    王卫军
    袁超
    余伟健
    吴海
    彭文庆
    彭刚
    柳小胜
    董恩远
    [J]. 煤炭学报, 2016, 41 (12) : 2921 - 2931
  • [7] 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工程安全原位综合监测与分析
    冯夏庭
    吴世勇
    李邵军
    邱士利
    肖亚勋
    丰光亮
    申满斌
    曾雄辉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04) : 649 - 657
  • [8] 深部动压巷道非对称变形力学机制及控制对策
    陈上元
    宋常胜
    郭志飚
    王炯
    王炀
    [J]. 煤炭学报, 2016, 41 (01) : 246 - 254
  • [9] 深部裂隙岩体锚固机制研究进展与思考
    刘泉声
    雷广峰
    彭星新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02) : 312 - 332
  • [10] 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
    谢和平
    高峰
    鞠杨
    [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1) : 2161 - 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