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2010年中国主要流域径流量减小原因探讨分析

被引:61
作者
张树磊 [1 ,2 ]
杨大文 [1 ,2 ]
杨汉波 [1 ,2 ]
雷慧闽 [1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 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径流减少; 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 归因分析; 气候变化; 下垫面变化;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15.05.001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针对1960—2010年径流量显著减少的中国主要流域,包括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和汉江等,选择其上游地区受人类直接取用水影响较少的山区小流域,分析径流变化及其原因。采用基于Budyko假设的流域水热耦合平衡方程,估计了流域年径流量变化的气候弹性系数和下垫面弹性系数,并对各流域径流变化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在气候较为湿润的地区,径流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均不敏感;在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径流对气候和下垫面变化都更为敏感,且区域差异性明显。潜在蒸散发的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微弱,降水减少和下垫面变化是径流减少的主导因素,其中人类活动导致的下垫面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尤为显著。对比两个阶段的径流变化归因分析结果,近10年间流域下垫面变化对年径流量的影响程度较前20年有显著增加。通过分析近30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发现,植被覆盖改善是下垫面变化的重要原因,说明中国水土保持工程发挥了显著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流域径流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05 / 61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1919—2010年黄河上中游区径流量变化分析 [J].
李二辉 ;
穆兴民 ;
赵广举 .
水科学进展, 2014, 25 (02) :155-163
[2]   2000—2010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J].
袁丽华 ;
蒋卫国 ;
申文明 ;
刘颖慧 ;
王文杰 ;
陶亮亮 ;
郑华 ;
刘孝富 .
生态学报, 2013, 33 (24) :7798-7806
[3]   黄河与长江流域水资源变化原因 [J].
王雁 ;
丁永建 ;
叶柏生 ;
FengJing LIU ;
王杰 ;
王杰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3, 43 (07) :1207-1219
[4]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 [J].
董磊华 ;
熊立华 ;
于坤霞 ;
李帅 .
水科学进展, 2012, 23 (02) :278-285
[5]   辽河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 [J].
王国庆 ;
金君良 ;
王金星 ;
贺瑞敏 ;
刘翠善 ;
刘艳丽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4) :433-440
[6]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调节效应 [J].
张晓明 ;
曹文洪 ;
余新晓 ;
武思宏 .
水利学报, 2009, 40 (06) :641-650
[7]   近50年来中国六大流域年际径流变化趋势研究 [J].
张建云 ;
章四龙 ;
王金星 ;
李岩 .
水科学进展, 2007, (02) :230-234
[8]   环境变化对黄河中游汾河径流情势的影响研究 [J].
王国庆 ;
张建云 ;
贺瑞敏 .
水科学进展, 2006, (06) :853-858
[9]   黄土高原森林对年径流影响的初步分析 [J].
刘昌明 ;
钟骏襄 .
地理学报, 1978, (02) :112-127
[10]  
Attribut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Budyko hypothesis for detecting the dominant cause of runoff decline in Haihe basin[J] . Xiangyu Xu,Dawen Yang,Hanbo Yang,Huimin Lei.Journal of Hydrology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