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乌拉尔甘草形态和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41
作者
孙群 [1 ]
佟汉文 [1 ]
吴波 [1 ]
丁自勉 [2 ]
王建华 [1 ]
孙宝启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种子科学系
[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乌拉尔甘草; 形态标记; ISSR; 遗传多样性;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7.01.012
中图分类号
S567.71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利用形态学指标对34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4份甘草在7个性状上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主要是由以内蒙古和新疆种源为主的两大组群之间形态特性差异明显。在分子标记中,从100条核甘酸序列中筛选出18条ISSR多态性引物,对46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我国乌拉尔甘草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十分丰富,18条引物共扩增出210条多态性带,分布在150~3000bp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67条;②新疆地区乌拉尔甘草遗传变异最为丰富,其次是西北地区,东北地区遗传变异最低;③基于ISSR分子标记划分的组群与地域性没有明显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乌拉尔甘草地理变异与种源选择.[D].魏胜利.东北林业大学.2003, 04
[2]  
Genetic divers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hybrid performance in maize as revealed by RFLP and AFLP markers.[J].P. Ajmone Marsan;P. Castiglioni;F. Fusari;M. Kuiper;M. Motto.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1998, 2
[3]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onship measures based on AFLP markers, pedigree data and morphological traits in barley [J].
Schut, JW ;
Qi, X ;
Stam, P .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7, 95 (07) :1161-1168
[4]   EXTRACTION OF DNA FROM MILLIGRAM AMOUNTS OF FRESH, HERBARIUM AND MUMMIFIED PLANT-TISSUES [J].
ROGERS, SO ;
BENDICH, AJ .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1985, 5 (02) :69-76
[5]  
PCR技术操作和应用指南.[M].林万明等编写;.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
[6]   甘草亲缘关系的RAPD鉴定 [J].
王鸣刚 ;
葛运生 ;
陈亮 ;
杨必键 ;
王小如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 (04) :289-293
[7]   新疆产甘草6个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J].
吴霞 ;
刘庆华 ;
马永红 ;
党荣理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3, (04) :191-193
[8]   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J].
王建波 .
遗传, 2002, (05) :613-616
[9]   中国甘草属植物的形态变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J].
张富民 ;
李学禹 .
新疆环境保护, 1997, (01) :32-37
[10]   伊克昭盟甘草生态型研究 [J].
冯全民 ;
成树春 ;
徐永厚 ;
刘绍平 .
中药材, 1996, (02) :5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