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冈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被引:28
作者
倪健
宋永昌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北京
[3] 上海
关键词
青冈; 地理分布; 气候指标; 古植被与古气候; 全球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广泛收集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地理分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研究植被与气候相互关系的指标和方法,包括Kira的水热指标、Penman的公式、Thornthwaite的指标和气候分类、Holdridge的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以及年平均气温(TEMP)、1月均温、7月均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10℃积温和年降水量,研究了青冈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讨论了青冈垂直分布的上限、下限以及北界的Kira热量指标状况。根据孢粉资料和历史文献,探讨了历史时期青冈在中国大陆的分布与变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并利用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指标预测了CO2浓度倍增条件下中国青冈分布区的可能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51 / 4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研究全球变化的植被-气候分类系统 [J].
张新时 .
第四纪研究, 1993, (02) :157-169+193
[2]   长江中下游地区7500—5000aB.P.气候变化序列的初步研究 [J].
唐领余 ;
沈才明 ;
韩辉友 ;
于革 ;
肖家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1, (04) :73-85
[3]   滇池地区四万年以来的植被和气候演变初步研究 [J].
吴玉书 ;
陈因硕 ;
肖家仪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91, (06) :450-458
[4]   贵州大干坝孢粉分析与古环境探讨 [J].
韩辉友 ;
俞锦标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8, (01) :76-84+129
[5]   芜湖—江阴地区三万年来的植被、气候与环境的初步研究 [J].
徐馨 ;
张树维 ;
周曙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3) :556-577
[6]   吉良的热量指数及其在中国植被中的应用 [J].
徐文铎 .
生态学杂志, 1985, (03) :35-39
[7]   太湖地区第四纪沉积的孢粉组合及其古植被与古气候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蒋辉 .
地理科学, 1983, (01) :17-26+95
[8]   江苏主要常绿阔叶树种的分布与热量关系的初步研究 [J].
洪必恭 ;
李绍珠 .
生态学报, 1981, (02) :105-111
[9]   “河姆渡”先人生活时期的古植被、古气候 [J].
孙湘君 ;
杜乃秋 ;
陈明洪 .
JournalofIntegrativePlantBiology, 1981, (02) :146-151+182
[10]   根据孢粉分析推断上海地区近六千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J].
王开发 ;
张玉兰 ;
叶志华 ;
蒋辉 .
大气科学, 1978, (02) :139-14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