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流失及其评价

被引:13
作者
曾永年 [1 ,2 ]
靳文凭 [1 ,2 ]
王慧敏 [1 ,2 ]
谭柳霞 [1 ,2 ]
机构
[1]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2] 中南大学空间信息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建设用地; 扩张; 耕地流失; 退耕还林;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1404 ;
摘要
为探究中国西部耕地流失规律,该文利用1999年、2009年遥感数据提取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变化信息,分析耕地流失量和空间分布,并结合地形数据、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等用Logistic方法定量分析耕地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9年间,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耕地面积净减少1 393.25 km2,耕地流失1 811.78 km2,其中转化为建设用地157.05 km2,退耕还林/草1 654.73 km2。坡度>25°的耕地中78.82%已进行了退耕还林/草,说明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退耕还林/草成效显著。耕地流失去向评价结果表明,海拔对建设用地扩张的贡献率为-66.46%,坡度对退耕还林/草的贡献率高达91.25%,说明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建设占用和生态退耕的合理性。该研究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黄河口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常春艳 ;
赵庚星 ;
王凌 ;
朱西存 ;
李涛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4) :226-234+362
[2]   1980-2005年太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J].
肖思思 ;
吴春笃 ;
储金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3) :1-11+293
[3]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 [J].
徐嘉兴 ;
李钢 ;
陈国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0) :247-255
[4]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土地利用遥感分类制图 [J].
曾永年 ;
靳文凭 ;
何丽丽 ;
吴孔江 ;
于菲菲 ;
徐艳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6) :225-231
[5]   华北平原禹城市耕地变化与驱动力分析(英文) [J].
陈朝 ;
吕昌河 ;
范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2, 22 (03) :563-573
[6]   青海高原东部农业区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分析 [J].
曾永年 ;
马振玲 ;
刘正春 ;
何丽丽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25 (12) :114-118
[7]   青海东部河湟地区建设用地时空变化分析 [J].
曾永年 ;
刘茂国 ;
何丽丽 ;
刘正春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1, (04) :26-28
[8]   近10a黄河三角洲LUCC及其驱动因素分析 [J].
周文佐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341-345+390
[9]   黄河源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J].
宋翔 ;
颜长珍 ;
朱艳玲 ;
段翰晨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049-1055
[10]   黄土高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动态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J].
余新晓 ;
张晓明 ;
牛丽丽 ;
岳永杰 ;
武思宏 ;
张满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7) :219-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