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叶面积指数与覆盖度定量表征红壤区土壤侵蚀关系的对比研究

被引:38
作者
孙佳佳 [1 ,2 ]
于东升 [1 ,3 ,2 ]
史学正 [1 ,2 ]
顾祝军 [1 ,4 ]
张文太 [1 ,2 ]
杨浩 [3 ]
机构
[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南京晓庄师范学院
关键词
叶面积指数;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标;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选择较合理的植被指标,对提高植被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精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12个土壤侵蚀试验小区2007年和2008年2 a的降雨、径流、泥沙数据及各小区的植被叶面积指数(LAI)、植被覆盖度(VFC)资料,利用对比与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种植被覆盖类型(纯马尾松林、马尾松林草)和不同覆盖度(80%、60%、45%、30%、15%和5%)的红壤水土流失特点,探讨了LAI与VFC定量表征水土流失关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与裸地小区比较,马尾松纯林覆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侵蚀模数,对径流的减少作用并不明显;而马尾松林草覆盖可显著减少25%左右的径流,土壤侵蚀模数减少也在90%以上,林草结合的植被覆盖结构具有更强的水土保持功能。以LAI表征2种植被覆盖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均能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以VFC来表征土壤侵蚀模数,仅马尾松林草覆盖类型达到了显著水平。选择LAI表征土壤侵蚀模数来评价植被水土保持效益,将更为稳定和可靠。
引用
收藏
页码:1060 / 106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Function of Soils in Regulating Rainwater in Southern China: Impacts of Land Uses and Soils[J]. D. C. WEINDORF.Pedosphere. 2008(06)
[2]  
Aggregate Characteristics During Natural Reveg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J]. AN Shao-Shan1,2, HUANG Yi-Mei2, ZHENG Fen-Li1,2,2 and YANG Jian-Guo3,4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n the Loess Plateau, Ins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 rv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Yangling 712100 (China). 2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China) 3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
[3]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J].
李占斌 ;
朱冰冰 ;
李鹏 .
土壤学报, 2008, (05) :802-809
[4]   丹东市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建立与解析 [J].
吴高伟 ;
王瑄 ;
王玉民 ;
郭月峰 ;
李洪丽 .
中国水土保持, 2008, (06) :33-36
[5]   水土保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陕西省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例 [J].
史海静 ;
李锐 .
水土保持研究, 2008, (02) :40-43
[6]   红壤丘陵区LAI与土壤侵蚀分布特征的关系 [J].
王库 ;
史学正 ;
于东升 ;
田庆久 .
生态环境, 2006, (05) :1052-1055
[7]   金沙江流域退耕还草地水土保持效益分析研究 [J].
文亦芾 ;
毕玉芬 ;
董亚芳 .
土壤, 2006, (04) :489-493
[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与方法体系探讨 [J].
唐学文 ;
孔德树 ;
唐继斗 ;
郭宏忠 .
中国水土保持, 2006, (06) :46-48
[10]   牧草对坡面侵蚀动力参数的影响 [J].
潘成忠 ;
上官周平 .
水利学报, 2005, (03) :37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