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

被引:20
作者
宋英辉 [1 ]
陈剑虹 [2 ]
王君悦 [3 ]
薛国俊 [4 ]
郭云忠 [5 ]
王贞会 [6 ]
何挺 [1 ]
宋洨沙 [7 ]
滕秀梅 [8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 江苏省人民检察院
[3] 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检察院
[4]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检察院
[5] 国家检察官学院
[6]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7]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被害人; 救济; 补偿; 救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的实践大致经历了初步探索、逐步规范与地方立法等阶段。实地调查显示,各地检察机关开展救助的初衷有所不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保证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基本生活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化解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矛盾,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防止被害人的二次被害和向犯罪人的转变;维护司法权威与社会和谐等。问卷调查显示,社会公众对被害人救助的知悉度并不高,却有很高的认可度;普遍认为不宜以犯罪类型作为确定救助对象的标准,而应在遵循救急原则的基础上,根据被害人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救助;大多数被调查者对是否给予被害人精神性救助持肯定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由救助走向补偿──论刑事被害人救济路径的选择 [J].
陈彬 .
中国法学, 2009, (02) :181-191
[2]  
法律实证研究方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宋英辉, 2009
[3]  
刑事被害人救济制度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陈彬, 2009
[4]  
被害人援助论[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麻国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