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生育期内红壤稻田氨氧化微生物数量和硝化势的变化

被引:10
作者
宋亚娜
陈在杰
林智敏
机构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红壤; 稻田土壤; 水稻;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潜在硝化势; 荧光定量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技术,通过特异引物检测amoA基因拷贝数分析了水稻不同生育期红壤稻田土壤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 oxidiz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 oxidizing archaea,AOA)的数量变化,并测定了土壤潜在硝化势。结果显示:红壤稻田土壤中AOA数量显著高于AOB,二者比例在1.6~120.7之间;红壤稻田根层土中AOA数量显著高于表土,随水稻生长根层和表土中AOA数量均逐渐增加,且根层土中增加幅度更大;在水稻生长前期表土中AOB数量较多,孕穗期后根层土中AOB数量显著增加且高于表土。水稻生长期内土壤潜在硝化势也具有逐渐增加趋势,且根层土潜在硝化势增加幅度更大。根层土中潜在硝化势与AOB和AOA数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表土中潜在硝化势只与AOA数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红壤稻田土壤中AOA数量更为丰富,且与硝化作用的关联程度更为密切,证实了氨氧化微生物在红壤稻田土壤微生物组成及其生态系统功能中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954 / 9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品种水稻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群落结构组成 [J].
宋亚娜 ;
林智敏 ;
林捷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17 (06) :1211-1215
[2]   种植水稻和长期施用无机肥对红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J].
钟文辉 ;
蔡祖聪 ;
尹力初 ;
张鹤 .
土壤学报, 2008, (01) :105-111
[3]   荧光定量PCR监测五氯酚对好氧颗粒污泥和活性污泥中氨氧化细菌数量的影响 [J].
李光伟 ;
刘和 ;
张峰 ;
堵国成 ;
陈坚 ;
唐德友 ;
李秀芬 .
微生物学报, 2007, (01) :136-140
[4]  
Activity, diversity and population size of ammonia-oxidising bacteria in oil-contaminated landfarming soil[J] . Jukka Kurola,Mirja Salkinoja-Salonen,Tuula Aarnio,Jenni Hultman,Martin Romantschuk.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 2005 (1)
[5]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rhizosphere of cluster roots of white lupin ( Lupinus albus L.)[J] . Petra Marschner,Günter Neumann,Angelika Kania,Laure Weiskopf,Reinhard Lieberei. Plant and Soil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