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感诱发电位和改良脑出血量表在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柯将琼 [1 ]
王小同 [1 ]
黄健康 [1 ]
郑国庆 [1 ]
李勇 [2 ]
胡蓓蕾 [2 ]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脑科康复中心
[2]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脑出血; 体感诱发电位; 脑出血量表;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EP)和改良脑出血量表(MICH)在判断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本院神经内科确诊的脑出血患者61例行SEP检查,分别测定61例患者患、健侧胫后神经的P40潜伏期和波幅,根据患者下肢SEP峰潜伏期的差值及主要波形变化来观察患者的肢体功能,判断其肢体功能异常程度;同时采用MICH量表来预测患者的预后。患者于发病3个月后门诊随访,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检测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入院时,脑出血患者的患侧胫后神经P40潜伏期和波幅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3个月后,脑出血患者患侧的P40潜伏期以及入院时的MICH量表得分与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呈正相关;P40波幅与发病3个月后的MRS评分呈负相关。以MRS评分为判断标准,MRS评分≥4分为预后不良。SEP检测结果和MICH量表评分判断脑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性分别为80.77%、84.61%,特异性分别为62.68%、88.57%,符合率分别为70.5%、86.9%。结论 SEP、MICH量表与肢体功能预后密切相关。联合应用SEP、MICH量表,则有助于判断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的预后。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三种量表预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研究 [J].
柯将琼 ;
黄健康 ;
王小同 ;
李勇 ;
郑国庆 ;
林巍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8, (05) :199-202
[2]   电诊断技术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J].
刘宏亮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8) :505-506
[3]   脑卒中康复治疗远期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 [J].
王东生 ;
谢瑞满 ;
吴亦影 ;
姚金荣 ;
吴寒 ;
王为珍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03) :181-183
[4]   体感诱发电位在预测脑卒中急性期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价值 [J].
马超 ;
许俭兴 ;
燕铁斌 ;
黄利荣 ;
曾海辉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2, (01) :36-38
[5]   早期体感诱发电位检测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程度及预后判断的研究 [J].
侯群 ;
陈眉 ;
孙岩 ;
黄晓明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1, (02) :28-30
[7]   经皮电神经刺激不同部位对脑卒中患者体感诱发电位的影响 [J].
魏妮 ;
燕铁斌 ;
Christina WY HuiChan ;
陈月桂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01) :29-32
[8]  
临床诱发电位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潘映辐主编, 2000
[9]  
Evoked Potential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in the First 24 h: Possible Predictor of a Malignant Course[J] . Lothar Burghaus,Wei-Chi Liu,Christian Dohmen,Bert Bosche,Walter F. Haupt.Neurocritical Care . 2008 (1)
[10]  
A Study of Clin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nd Somatosensory-Evoked Potential in Central Post-Stroke Pain[J] . Usha Kant Misra,Jayantee Kalita,Bishwanath Kumar.Journal of Pain .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