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回归为司法政策

被引:50
作者
孙万怀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
宽严相济; 刑事司法政策; 刑事立法政策;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最初提出时具有明显的司法性特征,但随着实践中从司法理解向立法思路的拓展,该政策完成了向"基本刑事政策"的转变。然而,这种扩张解释没有经过系统论证,也不具有全面充分的理由。宽严相济可以在古代的"宽猛相济"中追溯渊源,其中的"宽"就是以对猛政纠偏的面目出现的。当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既是对中国法制传统的弘扬,更是对以前过度强调"严打"的纠正。立法的特点及基本品质表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可能直接表现为立法政策;认为该政策涵括了立法政策,会导致以下逻辑困境:无法正确处理和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之间的关系;可能导致重复评价或政策的虚无化;立法有自身的品质要求,其缘由是复杂的,并非宽严相济所能涵盖;如果旧的法律规范已经被新法修改,势必不存在所谓"相济"问题。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应回归为司法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89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论“泛政策化”陷阱 [J].
郑敬高 ;
田野 .
青海社会科学 , 2013, (02) :60-64+80
[2]   刑事立法过度回应刑事政策的主旨检讨 [J].
孙万怀 .
青海社会科学 , 2013, (02) :65-74
[3]   《刑法修正案(八)》与刑法思维的转换 [J].
周振杰 .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1, 23 (03) :11-17
[4]   金融刑法立罪逻辑论——以金融刑法修正为例 [J].
胡启忠 .
中国法学, 2009, (06) :76-81
[5]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分析 [J].
狄世深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4) :129-136
[6]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演进 [J].
马克昌 .
法学家, 2008, (05) :67-70
[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法治改革 [J].
蒋熙辉 .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03) :68-71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 [J].
高铭暄 .
法学杂志, 2007, (01) :2-5
[10]   立法博弈必须保障民众话语权 [J].
艾文波 .
检察风云, 2006, (14) :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