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IP和SP在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被引:7
作者
夏金荣
张忠兵
汪毅
缪才良
沈琰
孔梅
汤永祥
机构
[1] 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
[2] 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 镇江
[3] 镇江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一氧化氮; 血管活性肠肽; P物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1 [食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方法:应用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20例RE和20例无食管炎(NE)者下食管括约肌(LES)局部组织内一氧化氮(NO)、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的含量。结果:不同程度RE组LES组织中的NO和VIP含量均明显高于NE组(P<0.01),SP含量则明显低于NE组(P<0.01);不同程度RE组各组间LES组织中的NO、VIP和SP含量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RE的严重程度与NO、VI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NO=0.983,P<0.01;rVIP=0.964,P<0.01),与SP呈显著负相关(rSP=-0.966,P<0.01)。NO和VIP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72,P<0.01)。NO与SP含量之间及VIP与SP含量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rNO=-0.967,P<0.01;rVIP、SP=-0.916,P<0.01)。结论:NO、VIP和SP在R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病理生理学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8 / 2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一氧化氮在实验性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J].
胡运彪 ;
许树长 ;
戴军 ;
莫剑忠 .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9, (06) :10-12
[2]   一氧化氮在消化系统的生成和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J].
张忠兵 .
中华消化杂志, 1994, (04) :23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