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非地震勘探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18
作者
文百红
杨辉
张研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非地震勘探; 技术进步; 应用实例; 发展趋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 [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近10年来,随着非地震勘探仪器设备观测精度的提高和数据处理解释技术的进步,非地震勘探在中国石油(PetroChina)的13个油田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总结非地震勘探技术进步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在构造和地层岩性油气勘探中的几个应用实例。在综合10 年来国内外非地震勘探技术研究动态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非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四大趋势:高精度三维非地震勘探;非地震油气预测;非地震储集层描述与监测;联合勘探与综合处理解释。参30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大功率井-地电法油藏边界预测技术及效果 [J].
何展翔 ;
刘雪军 ;
裘尉庭 ;
黄州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74-76
[2]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研究的两项核心技术 [J].
贾承造 ;
赵文智 ;
邹才能 ;
李明 ;
池英柳 ;
姚逢昌 ;
郑晓东 ;
刘晓 ;
殷积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3-9
[3]   油气藏自然电位与油层视有效厚度的关系研究 [J].
王君恒 ;
潘竹平 ;
邓明胜 ;
祖小京 ;
王玉样 ;
厉玉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5) :65-67
[4]   反演重力资料预测砂体分布 [J].
黎民 ;
余华琪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6) :56-57
[5]   油气非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 [J].
何展翔 ;
贺振华 ;
王绪本 ;
孔繁恕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2, (03) :473-479+485
[6]   二连盆地马尼特坳陷油气微生物勘探 [J].
袁志华 ;
梅博文 ;
佘跃惠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64-65
[7]   非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J].
何展翔 ;
贾进斗 ;
苟量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4) :70-72+11
[8]   油气化探经验与教训 [J].
刘崇禧 ;
赵克斌 ;
程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3) :99-102+10
[9]   烃类垂向微运移及近地表地球化学效应 [J].
赵克斌 ;
孙长青 ;
陈昕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4) :99-101+116
[10]   油气藏自然电位勘探原理及在开发中的应用 [J].
王君恒 ;
潘竹平 ;
管志宁 ;
王树彬 ;
苏永新 ;
邓明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96-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