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部农田土壤复退过程中的生物学特征

被引:8
作者
钱成
蔡晓布
薛会英
陈芝兰
彭岳林
张永青
机构
[1]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关键词
退化土壤; 培肥方式; 微生物特征; 西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4.006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西藏中部春播条件下,就不同培肥方式对土壤剖面微生物区系及其主要生理类群变化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养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放线菌、纤维素分解菌的土体差异较大,并主要集中于耕层;真菌、固氮菌的土体差异则极小。2~30,31~60cm土层土壤细菌在微生物区系构成中均占绝对优势,化肥对调控土壤细菌数量具有重要作用。不同培肥方式对2~30,31~60cm土层土壤真菌、固氮菌以及2~30cm土层土壤放线菌的繁殖普遍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30,31~60cm土层固氮菌与纤维素分解菌均呈负相关。土壤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的相互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提高土壤有效氮、有效磷亦具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