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野生与栽培牡丹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RAPD研究

被引:29
作者
孟丽
郑国生
机构
[1]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莱阳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泰安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3] 青岛
关键词
牡丹; 亲缘关系; RAPD;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85.11 [牡丹];
学科分类号
090706 ;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芍药属牡丹组的 11个野生牡丹类群和 12个栽培牡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筛选出的 17个单引物和 1个组合引物共扩增出 191条谱带 ,其中 15 3条表现多态性 (占 80 1% ) ,揭示了牡丹组植物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 :革质花盘亚组的野生类群与栽培品种聚为一类 ,革质花盘亚组各野生种与栽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近。 5个野生种与受试牡丹品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值为 0 4 8~ 0 5 7,与栽培牡丹间亲缘关系从近到远依次为 :杨山牡丹、四川牡丹、卵叶牡丹、紫斑牡丹和矮牡丹。另外 ,本次RAPD试验扩增出的 2 5个特异标记可用于牡丹组内种间、品种间的分类与鉴定。
引用
收藏
页码:110 / 1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芍药属牡丹组的分类历史和分类处理 [J].
洪德元 ;
潘开玉 .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04) :48-65
[2]   芍药属牡丹组的系统学研究——基于RAPD分析 [J].
邹喻苹 ;
蔡美琳 ;
王子平 .
植物分类学报, 1999, (03) :13-20
[3]   菊花起源的RAPD分析 [J].
戴思兰 ;
陈俊愉 ;
李文彬 .
植物学报, 1998, (11) :76-82
[4]   中国牡丹起源的研究 [J].
李嘉珏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8, (02) :26-30
[5]   甘肃紫斑牡丹与中原牡丹类群染色体的比较研究 [J].
于玲 ;
何丽霞 ;
李嘉珏 .
园艺学报, 1997, (01) :80-84
[6]   矮牡丹与紫斑牡丹RAPD分析初报 [J].
裴颜龙 ;
邹喻苹 ;
尹蓁 ;
汪小全 ;
张志宪 ;
洪德元 .
植物分类学报, 1995, (04) :350-356+422
[7]   芍药属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J].
张益民 ;
张赞平 ;
王世端 ;
不详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 1988, (01) :117-126
[8]  
中国牡丹品种图志[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王莲英主编, 1997
[9]  
牡丹[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刘淑敏等 编著, 1987
[10]  
Isol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for tomato ( L. esculentum ) using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J] . R. M. Klein-Lankhorst,A. Vermunt,R. Weide,T. Liharska,P. Zabel.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