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板块晚古生代煤层构造煤区域分布的大地构造控制及演化

被引:18
作者
王恩营 [1 ]
邵强 [1 ]
王红卫 [2 ]
殷秋朝 [2 ]
霍光生 [2 ]
李丰良 [2 ]
机构
[1]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华北板块; 晚古生代; 煤层; 构造煤; 分布规律; 大地构造控制; 演化;
D O I
10.13347/j.cnki.mkaq.2010.02.021
中图分类号
TD713 [煤(岩石)与瓦斯突出的预防和处理];
学科分类号
081903 ;
摘要
构造煤是煤矿瓦斯灾害防治和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根据对华北板块区域构造及构造煤分布规律的研究,构造煤的区域分布主要受构造控制,其中,构造煤最发育的区域是豫西滑动构造区;其次是挤压褶皱和推覆构造区,包括华北板块南缘的徐宿推覆构造分区、淮南构造分区、平顶山构造分区、板块北缘构造区和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分区;再次是板块中带构造区和板块南缘永城构造分区,构造煤主要形成在盆地或隆起的边缘断裂构造两盘。在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构造煤主要是在先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后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居于次要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2]   淮南煤田构造煤发育特征分析 [J].
章云根 .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05, (03) :5-7
[3]   构造煤结构-成因新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J].
琚宜文 ;
姜波 ;
侯泉林 ;
王桂梁 .
煤炭学报, 2004, (05) :513-517
[4]   煤层气降压开采机理研究 [J].
张冬丽 ;
王新海 .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03) :124-126+9
[5]   从反转构造的砂箱模型看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的构造性质 [J].
周建勋 ;
徐凤银 ;
朱战军 .
地质科学, 2002, (04) :430-435+514
[6]   平顶山矿区构造煤分布规律及成因研究 [J].
郭德勇 ;
韩德馨 ;
张建国 .
煤炭学报, 2002, (03) :249-253
[7]   五十年来中国小型构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宋鸿林 .
地质论评, 2002, (02) :158-167
[8]   正断层两盘的瓦斯突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浅析 [J].
刘咸卫 ;
曹运兴 ;
刘瑞 ;
何定东 .
煤炭学报, 2000, (06) :571-575
[9]   顺煤层断层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曹运兴 ;
彭立世 ;
侯泉林 .
地质论评, 1993, (06) :522-528
[10]   煤岩的显微构造特征及其与瓦斯突出的关系——以南桐鱼田堡煤矿为例 [J].
李康 ;
钟大(夾贝) .
地质学报, 1992, (02) :148-15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