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

被引:126
作者
高德才 [1 ,2 ,3 ,4 ]
张蕾 [1 ,4 ]
刘强 [1 ,2 ,3 ,4 ]
荣湘民 [1 ,2 ,3 ,4 ]
张玉平 [1 ,2 ,3 ,4 ]
田昌 [1 ,2 ,3 ,4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农田污染控制与农业资源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3] 植物营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
[4] 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氮; 土壤; 碳; 生物炭; 淋洗; 硝态氮; 铵态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41 [农家肥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该试验采用土柱室内模拟的方法,旱地土壤上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的生物炭(0、0.5%、2%、4%、6%、8%),通过模拟降雨淋洗,探讨生物炭对旱地土壤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能延缓NO3-和总氮淋洗速度,生物炭添加质量百分数达2%及以上时,可显著降低总氮和NH4+淋洗,其添加质量百分数达4%及以上时,可显著降低NO3-淋洗,而添加少量生物炭对氮的淋洗无影响;NO3-淋洗量占旱地土壤氮素淋洗总量的84%90%,而NH4+仅占0.4%2%;各处理下不同土层间土壤全氮含量均无差异,而不同处理间土壤全氮含量差异显著,当生物炭添加质量百分数达2%及以上时,土壤全氮含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生物炭添加百分数与土壤全氮之间满足极显著的指数关系(R2=0.9944)。因此,在旱地土壤上施用生物炭量至少达2%以上才能显著减少氮素淋洗和增加土壤全氮含量,达到减少土壤氮素损失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减少由氮素带来的环境污染以及改善土壤肥力的综合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施用生物质炭后稻田土壤性质、水稻产量和痕量温室气体排放的变化 [J].
张斌 ;
刘晓雨 ;
潘根兴 ;
郑聚锋 ;
池忠志 ;
李恋卿 ;
张旭辉 ;
郑金伟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23) :4844-4853
[2]   生物炭对黄壤中氮淋溶影响:室内土柱模拟 [J].
邢英 ;
李心清 ;
王兵 ;
周志红 ;
程红光 ;
程建中 ;
房彬 .
生态学杂志, 2011, 30 (11) :2483-2488
[3]   华北高产农田施用生物质炭对耕层土壤总氮和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J].
郭伟 ;
陈红霞 ;
张庆忠 ;
王一丁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3) :425-428
[4]   土壤硝态氮淋溶及氮素利用研究进展 [J].
串丽敏 ;
赵同科 ;
安志装 ;
杜连凤 ;
李顺江 ;
马礼 .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1) :200-205
[5]   土地利用方式对湿润亚热带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 [J].
蔡祖聪 ;
赵维 .
土壤学报, 2009, 46 (05) :795-801
[6]  
土壤生物质炭环境行为与环境效应[J]. 刘玉学,刘微,吴伟祥,钟哲科,陈英旭.应用生态学报. 2009(04)
[7]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J].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8, (05) :778-783
[8]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肥料利用率现状与提高途径 [J].
张福锁 ;
王激清 ;
张卫峰 ;
崔振岭 ;
马文奇 ;
陈新平 ;
江荣风 .
土壤学报, 2008, (05) :915-924
[9]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