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动态分析的边界元方法

被引:15
作者
何应付 [1 ]
李剑 [2 ]
杨正明 [1 ]
张训华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双重介质油藏; 任意形状; 边界元方法; 不稳定压力; 典型曲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2 [油气水渗流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为了研究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中流体的渗流规律,建立了任意形状双重介质油藏不稳定渗流的数学模型。利用Laplace变换,将该模型转变成Laplace空间的修正Helmholtz方程,用边界元方法获得油藏内任意点的压力,进而由杜哈美原理得到考虑井筒储存效应和表皮效应的井底压力。不同边界条件双重介质油藏井底压力的典型曲线分析表明:窜流系数控制过渡段出现的早晚,裂缝弹性容量系数控制过渡段持续时间的长短,油藏的边界条件对油藏的压力动态存在明显影响。不渗透区域的存在对双重介质油藏压力导数曲线存在明显的影响,可根据压力导数典型曲线的特征识别近井大范围局部不渗透区域的存在。图7参20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陆相砂砾岩油藏裂缝发育特征分析——以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乌尔禾组油藏为例 [J].
申本科 ;
胡永乐 ;
田昌炳 ;
薛培华 ;
张爱卿 ;
李广超 ;
薛大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3) :41-44
[2]   低速非达西双渗油藏DST段塞流试井研究 [J].
霍进 ;
贾永禄 ;
蒋维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98-100
[3]   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J].
李勇明 ;
郭建春 ;
赵金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26-128
[4]   大港油田枣35块火成岩裂缝性稠油油藏采油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J].
王毅忠 ;
袁士义 ;
宋新民 ;
冉启全 ;
苏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4) :105-107
[5]   用边界元法分析油藏不稳定渗流问题 [J].
刘青山 ;
段永刚 ;
陈伟 ;
张奎 ;
岳建伟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2) :36-38+76
[6]   用边界元法分析复杂形状油藏不稳定压力动态 [J].
刘启国 ;
李晓平 ;
吴晓庆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1, (02) :40-43+2
[7]   精确、近似镜像反映在不稳定试井分析中的区别 [J].
王怒涛 ;
马小明 ;
黄炳光 ;
李顺初 ;
章彤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2000, (02) :32-33+3
[8]   斜井井底压力特征分析及解释图版研制 [J].
廖新维 ;
孙瑞东 ;
顾岱鸿 .
断块油气田, 1997, (05) :36-41
[9]   扇形区域内有井储和表皮的井底压力 [J].
卢德唐 ;
孔祥言 .
油气井测试, 1996, (02) :5-10
[10]   双重孔隙介质渗流方程组的精确解 [J].
陈钟祥 ;
姜礼尚 .
中国科学, 1980, (02) :15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