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高山草甸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引:13
作者
肖红艳 [1 ]
刘红 [1 ]
李波 [1 ]
袁兴中 [1 ]
孙书存 [2 ]
陈忠礼 [1 ]
机构
[1] 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轮牧; 土壤动物; 群落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目的】了解轮牧制度下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方法】2008年5—10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Tullgren)和湿漏斗(Baermann)法对青藏高原东部川西北红原县亚高山草甸冬季牧场(WP)和夏季牧场(SP)春夏秋季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共获得土壤动物46 746个,分别隶属6门9纲16目61类群;其中WP中22 092个,隶属6门9纲15目42类群;SP中24 654个,隶属6门8纲15目46类群。2种生境中均以线虫为优势类群。轮牧制度下的亚高山土壤动物群落,其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春季SP>WP,夏季和秋季WP>SP;类群数变化趋势是:春季和秋季SP>WP,夏季WP>SP。2种生境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随季节变化,从春季到秋季SP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随土深增加而降低,WP中土壤动物类群数表聚性明显;WP中密度随季节更替表聚性越来越弱,到秋季反而随土深增加而增大。春季WP中所有多样性指数均高于SP,但差异不显著;夏季WP中Margalef指数高于SP,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SP,但Pielou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显著低于SP;而到秋季WP中只有Simpson指数高于SP,且2种生境中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其它区域相比,亚高山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较简单,但土壤动物密度更高。轮牧对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动态有明显影响,但冬夏季牧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相似。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30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青海三江源鞘翅目、弹尾目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J].
伍磊 ;
严林 ;
周青平 .
草业科学, 2010, 27 (05) :45-49
[2]   我国土壤动物生态地理研究进展 [J].
殷秀琴 ;
宋博 ;
董炜华 ;
辛未冬 .
地理学报, 2010, 65 (01) :91-102
[3]  
川西高山典型自然植被土壤动物多样性[J]. 黄旭,文维全,张健,杨万勤,刘洋,闫帮国,黄玉梅.应用生态学报. 2010(01)
[4]   米亚罗亚高山草甸冬春两季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比较 [J].
吴鹏飞 ;
刘兴良 ;
刘世荣 .
草业学报, 2009, 18 (05) :123-129
[5]   浙江天童太白山不同海拔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 [J].
陈小鸟 ;
由文辉 ;
易兰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2) :270-276
[6]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评估及草地保护对策 [J].
张秀云 ;
姚玉璧 ;
王润元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28 (06) :142-145+154
[7]   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J].
黄丽荣 ;
张雪萍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8, (10) :22-25
[8]   呼伦贝尔草地风蚀沙化土壤动物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J].
吕世海 ;
卢欣石 ;
高吉喜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9) :2055-2060
[9]   新疆农田不同施肥区土壤昆虫群落丰富性与多样性 [J].
林英华 ;
刘骅 ;
张树清 ;
张夫道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7, (07) :1432-1438
[10]   贵州波多洞和甲良洞内部分环境因子与动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 [J].
黎道洪 .
生态学报, 2007, (06) :2167-2176